|
新产区是不是能成为第二个“佛山”?2009/12/8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近期,不少新兴建筑卫生陶瓷产区加快产能建设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新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格局正在重新建立。 可以这样断定,现阶段建设力度大,或者招商引资、承接佛山建陶产业转移多的产区,将会成为未来建陶卫生陶瓷行业的最大产区。 但是,这些新产区是不是能成为第二个“佛山”,产区内的企业是不是能够成为拥有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其品牌是不是能够成为行业或大众知名的品牌,目前还很难下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 从相关报道的新闻来看,虽然这些新产区的企业和生产线数量在不断增加,产能在不断提高。但在区域品牌的塑造上,甚至没有起步的迹象,一系列动作仍停留在花大力气招商引资、园区基础建设方面。而与之相辅助的整合资源策略粗放,导致行业组织及金融、技术、信息、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缺失,造成资金、技术严重依赖外来力量厂商信息闭塞缺乏为企业服务的专业品牌推广、宣传、策划机构等。 在企业品牌的打造,产品营销方式、方法以及渠道的开发,技术创新及应用,人才的吸纳、培养和使用上,这些新产区的企业依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为,也没有什么有力度的动作。 从国内陶瓷产业发展的经验可知,佛山就是因为企业重视品牌打造,重视营销,重视人才,重视技术创新,才造就了佛山企业和区域品牌的今日地位。而另外一些老产区,虽然其生产历史久远,但因为忽视企业品牌打造,忽视新营销理论的探索、实践,忽视技术的创新等,逐渐沦为低端或滞销产品的生产地。其产区及其产品也沦为被经销商和消费者不屑的一张“烂牌”。有的企业不得不靠打着“佛山产”的幌子进行销售。 从以上弊端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产区的“新”不仅是新建企业、新增生产线承接转移不仅是承接设备、技术,更要建立或承接先进的营销理念、品牌操作理念、人才理念、技术创新理念,引进金融、技术、信息、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否则,新建的产区、企业就只能在风风火火的开业奠基之后,变成一个知名陶瓷品牌的代加工地,变成新的低端产品的生产地,只能获取廉价的加工费,或加入低价竞争的行列。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