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产业面临全球第6次大转移

  2016/5/17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世界上各国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会在全球间进行梯度转移。全球已经有过5次大转移,第5次是欧美日韩台(中国台湾地区)新向中国的产业大转移,造就了中国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前后20多年时间经济高增长的奇迹。由于中国几十年中削减新生人口过多,业已形成了2.17亿左右的人口坑,特别是22到44岁购房、买车等消费及就业、创业、创新、投资等经济主力人口在工业化后期关键冲刺的10到15年少了1亿多,导致经济主力人口规模没有完成工业化就开始收缩,住宅和汽车开始产能过剩,相关的制造业产业全面过剩,使中国产业在人均gdp没有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由于总需求的疲软,劳动力短缺成本和养老成本的上升,产业需要提前开始向国外转移。中国目前发生的情况,实际是人口突然相对收缩导致的挤出性产业提前向外转移。一般来说,这种转移是由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社会跨国公司,包括现代家族跨国公司完成的。当然,产业向外转移,重新配置盘活国内过剩资产,与国内形成产业链,在外开拓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然而,中国这种转折来得太突然,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很多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还没有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成为现代体制的跨国公司,在走出去时,面临着经验不足、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等困境,既可能不能及时向外转移过剩产业和盘活资产,形成越来越多的坏帐和需要安置人员,又可能走出去时投资风险大、国民收入不能相应回流,可能会发生走少了,甚至走没了的问题。而转移出去的私营制造业,如果国内舆论、体制走向,他认为不确定,不安全,就会把利润留在国外,使这部分对外投资的国民收入不能回流中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突然转折、两难境地和巨大的风险。去认清大势,理清思路,想出方案,拿出对策,落实应对,迈过这个坎。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