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碧桂园创新营销2007/10/17 [访问本页PC版]官商结合是中国企业界的特色,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杨国强与历任地方政府官员数十年如一日地亲密合作,从来没有什么大的间隙、矛盾和纷争,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十分惊异了。如果把来顺德收购了科龙的顾雏军比喻成“过江龙”,那么杨国强无疑是一条“地头蛇”。显然,“地头蛇”比“过江龙”显示出了更强的生命力。所以有人如此比喻:如果万科是星巴克,那么碧桂园就是王老吉。 (三)五星级策划 1994年10月的某天,焦急万分的杨国强请来了新华社记者王志纲,想借这个“记者王”的一支笔为碧桂园项目鼓吹一番。经过一番交谈后,杨国强被王志纲的想法所折服,当场拍板聘其为总策划。王志纲提出的以办学带动楼盘销售的策略立竿见影,不但为杨国强带来了3亿多元的教育储备金,而且迅速拉动了楼盘的销售,成为“土洋结合”、“财智相融”的经典案例。 度过危机之后的杨国强,却与王志纲这位“功臣”结束了“如胶似漆”的合作关系。有人分析,极其好强自主的杨国强,是绝对不允许外人来分享自己的丰硕战果的。在广州碧桂园取得巨大成功后,接下来的华南碧桂园却没有延续这种幸运,他的火爆势头被黄文仔的星河湾项目和郭梓文的南国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星河湾和南奥项目的幕后策划者正是被杨国强排斥出去的王志纲。 憋足了一口气的杨国强,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运作,终于让碧桂园凤凰城继续了以往的辉煌,创造了日销售额达7.5亿元的神话。在大获全胜之后的某一天,杨国强突然心血来潮,跑到南奥和星河湾去“踩盘取经”。杨国强趾高气扬地对黄文仔说:有些楼盘就卖十几亿?我的董事个个身家都有10亿啦! (四)创新不止 1997年,广州碧桂园初次尝试“造城运动”,首度进军广州便大获全胜。1998年,均安碧桂园推出高尔夫生活村,倡导尊荣而健康的生活方式。1999年,广州碧桂园首创春节开盘与全部现楼开售之先河,打破了春节不售楼的行规,引发市场极大轰动。2002年,华南碧桂园率先推出带装修别墅,开创了高端产品别墅营销新法。2002年“五一黄金周”,碧桂园革命版的“森林湖泊别墅城市”—凤凰城横空出世,其创新的产品、创新的配套、创新的营销与开发理念,更引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大革命。“白领也可以住别墅”这一营销观念革命,不仅向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高端别墅产品,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凤凰城营销对象。从“先富一族”到“精英白领”再到“薪富一族”,碧桂园创造性地引入了“成长发展型”的“薪富一族”这一极具包容性的阶段性定位观念,极大地丰富了碧桂园品牌的民众基础。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