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渠道促销三个方向与五个原则2007/10/28 [访问本页PC版]在中国这个生产制造为主体的竞争性市场,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普遍较低的,竞争对手的跟进与模仿速度非常之快,在价格战不可避免且必然压缩企业的产品利润空间的情况下,企业唯有不断的加快新品的流量与流速方能保持市场的利润空间。 渠道促销在新品投放市场后,可以制定相应的渠道奖励政策以打通渠道与终端的各个环节。比如制定经销商或导购员新品销售提成、竞赛、台阶返利、新品销售贡献奖等。或者赠送畅销产品,在经销商进货时,按一定费用比例赠送市场畅销的其他品牌的产品。此目的在于利用经销商对一定时期内市面上畅销产品的关注,来带动本品牌的销售,因为经销商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不但能赚钱,而且还能借此对批发商进行笼络。 三、结合库存结构如老品、滞销品的促销 一般而言,企业的新品销售占比越高,企业的相对利润空间越大。但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都会有老品与滞销品的存在。有老品并不可怕,只要老品还是畅销品。但滞销品的存在却占有企业与经销商的资金与库存。削弱了企业与渠道的竞争力。要合理规避滞销品的存在,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有产品研发环节的问题、有市场研究的问题、有库存管理的问题、有营销层面的问题不一而足。但滞销品成为事实的时候,企业如何应对呢? 渠道促销对于消化滞销品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滞销品的库存数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法进行渠道促销。当某产品滞销时,在经销商进货时,必须同时进销一定比例的滞销货,以维持公司的整体业绩。此方式只可在旺季使用,且时间要短,配额量要小。 第二种办法是老品降价对经销商政策补差的方法:公司在相距很近的时间内,接连采取比上次比例要高的返利政策,使得先进货的经销商比较吃亏,因此将两次返利之间的的差额补足给经销商。此方式主要用于推出新产品或快速消化库存的阶段,但要做好对经销商的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否则要引发不满,影响后期工作的开展。 第三种办法是消库补差:为了尽快消化库存,要求经销商对库存产品采取返利政策,库存消化以后再向经销商补足返利的差额。实施时要协助经销商制订促销政策,并督促其执行。 以渠道促销消化老品、滞销品而采取降价补差的方法是企业较为常见的手段。不过,库存补差最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经销商虚报库存,而核实经销商老品数量与金额是一件看上去容易实际上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般的厂家的管理能力都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个经销商每一个品类的进销存数据。虽然现在很多厂家都在做经销商产品进销存的管理,便缺乏科学有效的工具与持之以恒的执行力。所以数据的含水量较高。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