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一只华南虎引发的营销启示

  2007/12/14  [访问本页PC版]

    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周正龙”三个关键字,结果达300多万条,而搜索一些当今红得发紫的明星,也不过如此上下而己。看来,周正龙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己由一默默无闻的老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升格为当红名人。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位纯朴而略带农民式狡洁的普通人。不过五十余岁,在中国辽阔的乡土上,曾属沉默的绝大多数。因一件小事,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人。

    这就是网络排山倒海般的传播力量。现在,也许,除了央视之外,再也没有一种媒介能够象互联网一样有如此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效果。而所有网络热抄的话题,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这一事件最初在网络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然后突然性地成为社会话题,然后它就会像一场大规模疾病到了临界点一样,卷入无穷多的社会能量,似乎人人都在谈论它,并强调自己的立场。

    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信息流通的方式。让一些原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小事”变成了愈演愈烈的大事。让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一夜之间成就天下闻名。比如互联网的传播形式之一—博客,让一些名人之名锦上添花。(如徐静蕾博客点击率超过百万),让一些民间思想者声名远播(如研究近代史的学者傅国涌),通过新浪博客一举成名(博客点击率过百万),如有“思想狂徒、哲学乌鸦”之称的民间思想家黎鸣,通过新浪、网易博客迅速传播自己的思想。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互联网的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必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变迁,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中国社会结构,影响中国文化走向的重要而决定的力量之一。真是有心栽花,无意插柳,我们想不到互联网技术能够成为改写国计民生的力量。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最终网取代传统四大媒体,坐享第一媒介的地位指日可待。虽然目前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还面监林林总总的问题。但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利用互联进行传播,己不是可行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策划互联网的传播问题。

    为什么是华南虎?

    是什么让“华南虎”沸沸扬扬?为什么是陕西的老农周正龙?抛开偶然的因素,抛开互联网强大的载体功能,还有哪些原因让这事现在尽人皆知,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同样在互联网传播的各类资讯,却独成就华南虎事件?

    首先,也许是我们听惯了强大而千篇一律的“主旋律”话题,民众迫切需要不同的、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与观点补充到他们的视野中。我们知道,整合传播的社会学基础就是受众与媒介的不断细分以及资讯的过度膨胀。社会越发展,媒体与受众的细分越多层次。这种细分的最终极致是一对一营销。所以整合传播的最高阶段就是以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的一对一的互动式沟通。我们看到网络上的话题总是千奇百怪。看到网站的细分与定位也是多种多样。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能引起人的关注,所有的网站点击率也是千差万别。在林林总总的话题中,关乎房市、股市、医疗、政府行政能力、饮食男女似乎是永恒的热闹话题。这些话题的观点似乎总是有别于“主旋律”的标准。与“主旋律”的刻板、教条相比,同样的话题总是“恶搞式”、“娱乐式”甚至“泄愤式”的。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