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推出去斩了! 论管理者的权威

  2007/8/19  [访问本页PC版]

    相信每个在董事会战略决策会上被下属质问、反驳、蔑视和忽略的老板,心情也是和秦王一样的。

    杀一儆百就成了必然。

    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在管理过程中,沟通策略和沟通角色的把握,对于沟通结果至关重要。

    私意与公心的平衡

    有想法不说,对不起工作。说了却没讲究方法,对不起自己。

    如果,一个有专家水平的下属能做到也对得起工作,也对得起自己了,在发现了正确意见以后,也对老板说了,也讲究了方法,但是却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同,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想要考虑三件事情。第一,是否自己的影响力太差。能不能找一个比自己更有分量更有影响力的人出来说话。科学性主张借助权威性传播。第二,能不能放一放,小火慢炖,采用逐渐渗透的策略,让“头”自己悟出来。第三,倘若是紧急任务,沟通说服无效,那么要做好执行上级决策的思想准备。

    让快速行进中的汽车转弯是很难的事情。必须要拐一个很大的弯子才行。同样的道理,如果企业发展迅速一派繁荣,老板很难改变意见,就需要慢慢来。

    这个时候,要保持一颗公心。所谓公心,应该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解别人,二是恪尽职守,三是奉献精神。用第一层说服上级,用第二层指导工作,用第三层化解委屈。

    就算是上级的决策有问题,也不该逃避和抱怨。真的轮到自己干了,一方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分析思路,供上级决策参考,另一方面要尽心守职,努力去做。这叫作“言尽私意,行尽公心”。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公心。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下属,在方向性的问题上,只有建议权,没有改动权和停止权。所以,要有摔跟头的思想准备,明知道要摔,但是也要摔给上级看,帮助领导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帮助领导收集信息,这是完全必要的。不小心摔跟头是正常。有准备地摔跟头,而且能提前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境界。

    在这方面“白起”型的员工是有问题的。他们自己怕摔跟头,怕担责任,言不尽意,行不尽心,只是在那里抱怨、闹情绪甚至拆台。问题出来以后,还说风凉话、打击上级,给自己找面子。这几乎不是方法问题或者性格问题了,已经接近人品问题了。这也就难怪秦王那么生气了。

    当然,作为企业的最高负责人,应该主观上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放宽心胸放长眼光,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同时在客观上,应该准备三个基本的机制,一是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包括信息机制、表决机制和决策咨询机制二是上下级交流机制,保证自己能够了解到最鲜活的信息、最真实的意见三是错误反馈和修正机制,确保尽早发现和解决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并能把失误的经验加以总结,通过向失败学习,保持自己和企业的不断进步。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