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吉利汽车“狂人”李书福为什么能成功?

  2007/8/26  [访问本页PC版]

    李书福在1997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后,尽管很少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更没有合资企业在金融和财税方面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还得顶着同行的“奚落”、“嘲笑”甚至“打压”,但李书福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以勇敢的挑战者姿态执着前行。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电喷车,“救赎者”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从创立至始,李书福以一种救赎式的情结推动吉利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不仅成功挑战了外资品牌与合资品牌一统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而且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同样可以获得出色的发展业绩。

    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纵横中国汽车市场的当下,横亘在吉利面前的不仅仅是强大对手的重重包围,还有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汽车核心技术的把握。从而某种程度上来讲,吉利的整个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挑战到突破的缩影,而吉利的梦想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朝着自主方向发展的梦想。

    吉利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来自是中国整体汽车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但更主要的是取决李书福独特的市场战略:先把低端市场做好,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在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实现三分之二的出口,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李书福的成功,是一个偏执救赎者的成功,也是一个敢于突破自我的中国企业家的成功。松下幸之助造出第一个开关时,没有人会想到要去买他的开关福特造出黑色t型车时,没有人认为已经有了马车、这世界还需要“汽车”这种东西在李书福的吉利汽车上路之前,没有人认为中国私营企业可以造出能上路跑的轿车。这些层次不同、背景不同的创业者虽然做了不一样的事情,但其成功的核心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家们救赎情结的最完美体现。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