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砖釉裂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2007/9/15 [访问本页PC版]坯体组成对釉裂的影响 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在发生釉裂的坯体中掺入石英,随着加入量的增加,发生釉裂的倾向减少,但是,当加入量超过某一值时会发生剥裂。另外,在釉裂坯体中加入氧化铝,如多加粘土类矿物,则容易发生釉裂。但从实验中得出,用石英取代坯料中一定数量的长石,对于防止由釉烧和过烧所引起的釉裂是十分有效的,因此,能够改善生产中的釉裂倾向。 釉中组成对釉裂的影响 含有大量碱性氧化物的釉最易开裂。这是因为碱金属离子带电量小,故结合很弱,很小的热能即产生剧裂的振动。所谓物体产生热膨胀,是指吸收了来自外部热能而产生原子间的结合键不同程度的热振动。因而,含碱性氧化物多的釉必然热膨胀系数大,导致釉应力向着张应力方向发展,增大了釉烈的可能性。故增加sio2的成分,对降低坯体的热膨胀是很有效的,同时也可降低釉裂的可能性。 烧成条件对釉裂的影响 当坯体烧成温度低时,坯体中的硅氧多晶转变难以完成,冷却过程中尚继续转变,硅氧不同形态的可逆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这样会引起应力的产生,这种应力会造成瓷釉裂纹。甚至使制品破坏。此外,坯体烧成温度不够和保温不足,它还直接影响釉与坯体接触面组成互相扩散渗透,不利于生成良好的中间层,影响釉与坯的牢固结合。在这种不良条件下,当制品冷却时,釉层可能会出现网状裂纹,以致造成制品的开裂。所以,合理的烧成温度和适当的保温时间可降低釉裂倾向。 综上所述,防止制品釉裂的途径是: ①适当减少长石用量,增加滑石或镁质粘土用量,以降低釉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提高碱土金属氧化物组分。 ②在釉料的助熔组分中,尽可能以分子量小的氧化物来代替分子量大的氧化物。 ③在釉中可引入适量的锆英石,提高釉中sio2、al2o3含量,有效地降低釉的膨胀系数。 ④在坯料中添加白云石,可促进其与釉反应生成较厚的中间层。 ⑤提高坯料中al2o3的含量,对降低吸湿膨胀有一定好处。 ⑥使用细磨石英粉。 ⑦延长高火保温期或酌情提高烧成温度。 ⑧急剧冷却到大约700℃,然后缓冷。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