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如何管理80后店员

  2007/9/2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it卖场的店员们大都是“80后”,懂得他们、理解他们才能管理他们。

    it行业是个年轻的行业,特别是终端卖场这里,店员大都是现在流行的所谓“80后”。据统计,20—26岁在这个职业人群所占的比例达70%以上。这就意味着,“80后”已经成为了销售人中的多数派。而作为更年轻的it终端卖场,店员几乎是清一色的”80后”,也有很多店长本人也是“80后”。

    面对这样独特的一群人,作为店长的你该怎样带好他们?

    现在,“80后”被冠以太多负面的定义,诸如:“80后”缺乏吃苦精神、心高气傲、个人主义、没有团队意识、过于浮躁、缺乏职业精神、承压能力低……

    其实上面所述的那些负面定义正是关于“青春”的一个重要注脚。想当初谁不是聊发少年狂,哪个不是“胸怀豪情万丈,目空天下无人”。

    管理成功的核心首先在于是否能抓住管理对象的本质,并施以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人员管理的核心则是对象的价值观。而对于一个群体管理成功的核心就是把握该群体的信仰。80代的信仰很简单,就是“阿曼尼”。不是“amany”而是“ahmoney”,这样说毫无贬义。

    “80后”的“阿曼尼”信仰之所以与60、70代不同,在于他们小时候被动接受着一种理想化得虚无的信仰,而“80后”在懂事起就真真实实地接受着“money”的影响,手上摸到的是,看到别人拿着的是,听到他人发达的也是。相对于我们对金钱的欲说还羞,他们对金钱的追求则是直截了当。自古以来都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为什么单单对“80后”横加指责呢?

    这种信仰对管理最大的影响就是,管理者无法用多少虚的精神法则去激励他们,令他们激动的就是直接到手的利益。他们也会允许不是“cash”,但一定要可以用“money”进行衡量。

    当然,“80后”追求的当然不仅仅是‘ahmoney’,“80后”最反感的就是“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他们更追求自我、自由、独特、快乐地活着。

    如果说60、70年代的人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感,那么“80后”就是要自我快乐地活,为自己活。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快节奏的,他们是这个快节奏、消费时代最好的注脚。所以,要掌握“80后”管理之艺术,就一定要能跟上他们的节奏:快速的培训,快速的计划,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奖励,快速的提升。对他们的激励需不断创新,计划不能固定,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培训不能单一模式,激励方式不可以老土。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