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品牌塑造的“四高原则”

  2007/9/30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品牌塑造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寸之功”,更不是“一嘴之功”。既然决定要塑造品牌,企业决策者就有必要弄明白“四高原则”。这是企业决策者塑造品牌必须遵循的原则。唯有如此,品牌塑造才可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可能拥有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高效率。下面做简要阐释。

      第一“高”:高瞻远瞩,寓意眼光远大,语出汉朝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企业做品牌必须眼光远大,在确保短期利益的基础上放眼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品牌要经得起短期利益、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三重考验。这里我必须重点强调一下,中国企业的规模大多数都比较小,而且大多处于求生存、谋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塑造品牌必须要保障企业的短期利益,否则,企业失去生存的机会,自命不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塑造品牌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了。

      海尔是世界品牌500强企业,它的成功与海尔董事长张瑞敏的高瞻远瞩有很大关系。张瑞敏砸冰箱一事正反映了张瑞敏的长远眼光。当张瑞敏发现库存电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时,他亲自下令砸毁了这些冰箱。按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但张瑞敏通过这种非常有震撼力的场面,改变了职工对质量标准的看法。虽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促进了海尔品牌地长远发展。

      第二“高”:高屋建瓴,即: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企业决策者“高瞻远瞩”才可能占领制高点,才可能有“一泻千里”的势能,进而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品牌运作策略,才能实现“势如破竹”,“势若脱兔”,势不可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但是,决策者高瞻远瞩之后,若是无法在企业现实资源状态下找到合适的匹配资源,或者说无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找到可以“倾倒”的突破口,则都无法实现高屋建瓴。因此,品牌塑造要实现“高屋建瓴”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点,其一是“高瞻远瞩”,其二是梳理现有资源,其三是找准突破口。如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在策划“碧桂园”一案时,跳出一般房地产概念,加大文化内涵,上升到“全新的生活方式”——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响彻中国,成为当时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之一。此策划非常成功,创造了碧桂园的财富神话。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