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经销商的培训为何中看不中用?

  2008/1/15  [访问本页PC版]

    这类企业,与经销商关系十分紧张,虽然老师来调解,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有一次一个企业的销售公司的王经理通过中国总裁培训网找到我。电话里王经理说:“李老师,说实在话,这次请你讲课是救火,当说客。多少钱,我们不在乎。我们今年的经销商政策调整了,经销商意见很大,这次经销商大会要签约。签约是否成功就看你的了。”在之前,我访谈了几个经销商和终端客户,我心中有数了。到了企业后,我的课件经过了销售公司经理、主管销售的副总和董事长,三级把关。可能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的审查也只是如此,连一句话如何话都要审查,我的ppt修改了五次才过关。讲课时,董事长、副总坐在第一排。上午讲课,下午签约。晚上一起与经销商晚宴时,董事长拉我坐他身边,高兴地说:“明年的经销商培训还要请你来”

    由于上述种种不正确的动机与目的,导致了经销商的培训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

    经销商培训的误区

    本企业由于动机与目的不正确,导致了经销商培训中有几大误区。

    一是片面注重老师的名气大小。

    企业往往注重培训老师头衔等虚无的东西,而对老师的理论功底、营销实战性、讲课的实际水平、口碑、讲课的风格等等反而不考察。

    二是看重授课价格的便宜。

    对授课费用过于计较,一方面是在无法判断老师质量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便宜的,另一方面对知识价值缺乏正确认识。

    三是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

    如果只注重企业经销商大会上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经销商培训效果,不注意培训在课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是否对本企业的经销商、终端、业务员进行了市场调研与访谈,是否能够结合本企业的经销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效果会大大不同。

    培训有三种目的,第一是灌输知识,第二是改变观念,第三是解决问题。如果说不进行市场调研的话,也许课堂的效果与气氛很好,但是达不到第三个目的。

    四是没有事后的评估与跟踪服务。对经销商培训后的效果如何?没有进行调查,对经销商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没有,听完后就听完了。

    五是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因为没有做市场调研,所以很难针对本行业、特别是本企业的区域市场的特点与问题进行讲解。讲的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废话。听起来有道理,经销商回去后,不知道如何运用。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