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十种古典营销分析

  2008/2/1  [访问本页PC版]

    四、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五、雕红刻翠,留连顾客

    《燕京杂记》中载,“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有的店铺招牌高悬,入夜家门口点起了五光十色的锦纱灯笼,把街面照得如同白昼。有的店铺摆挂商品宣传字画,张挂名人书画,附庸风雅。以此来升华店铺的品位与提高顾客的回头率。还有些茶肆、饭馆、酒店中特意安排有乐器演奏和评书为客人助兴。经营者们深深懂得豪华的装饰,反映一个店铺的实力,同时也能迎合达官巨贾、贵妇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费心理,在服务上进门笑脸相迎,出门点头送行,使众多顾客“如坐春风”,从而流连忘返、百顾不厌。

    六、以义为利,趋义避财

    清朝年间,有一商人名舒遵刚,精榷算,善权衡。经商之暇,喜读《四书》、《五经》,把书中的义理运用于经商之中,他曾说,“钱,泉也,如流泉然”。他还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诫他的继续者说,“财自道生,利缘义龋”以此严于律己,做到“视不义富贵若浮云。”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丧失了“义”也得不到“利”,为商者应深以诫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假如一个经营者有长期的理性和聪明,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之手段去获利用恶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终将会失去已获的利润。

    七、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惟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对待商品要做到“务完物”,即贮藏的货物要完好,“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欲其行如流水”,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