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创业怎样才能找对合伙人2008/4/7 [访问本页PC版]也有人认为东星集团有今天的发展规模,运气占了很大成分,不然凭借实力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与许多国际大企业合作。可创业者应该告诉自己:运气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拿东星与ge合作的例子来说,合作之前我对中国现在的航空市场,特别是民营的航空公司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像春秋、奥凯航空这样的第一批民营航空公司,最多只有四架飞机,这就意味着这个市场几乎没有被开发出来。进而我又对旅游业相关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按照我们现在了解的中国旅游业发展规模,需要一个机制更灵活、规模更大的民营航空进入。ge在听了我这些分析之后,调查了半年时间,便拍板与我们合作。单凭运气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习外企是必需的。但是,单纯的“跟尾”也不够。在自己的国土上,也要清楚地分析:我们的现有条件怎么样?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然后挖掘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新兴产业出来。 让员工有“利”可图 对创业者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外部的合作伙伴,内部的创业团队、企业员工是更为重要的资源。一个企业没有外部合作伙伴可以自力更生,可没有创业团队、没有员工,那就是皮包公司了。任何一个做实业的企业,都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作为支撑。 因此我不止一次告诉东星的员工,你们就是东星的合作伙伴,企业与你们是共存亡的。这不是一句空话,要从每一个细微的地方让员工感受到。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必须让他们感觉到有“利”可图,“利”可能是股权、是很好的薪酬和待遇,也有可能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这跟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样的。所以一个创业者领导企业的时候,一定要对员工的需求有清楚的认识,急员工之所需,这样对于企业文化和团队稳定都不无裨益。 当然如果企业单纯的去满足员工的需要,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创业者必须认识到,招聘员工的根本目的,是对企业有所帮助。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分析成本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协调。东星招聘空姐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漂亮!像学历、阅历这些从不考虑,因为空姐就是飞机上的高级服务员,找一群研究生去不会比中专生做得好。曾经有一个创业者跟我谈到他企业员工学历最差的都是本科毕业,而他的企业是一个机械加工企业,很明显,这些高学历的人在焊接、操作机床方面并不会比一个专业对口的中专生的贡献大。 但股权,与“伙伴”无缘 我掌控了东星集团100%的股权,在很多经济学家眼里这在企业操作中是很荒谬的。有人曾经问我:“员工不需要股权奖励吗?”这种问题在我看来倒是很荒谬的。我认为,年终奖金的刺激作用不见得会比股权分红小。奖励股权,就意味着高管层有了决策权。我最反对投票表决决策的办法。那是最愚昧的做法。如果大家都有眼光,大家都当总裁好了。民营企业要把股权分给管理层,那是一件悲惨的事情。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