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购真的留不住吗?!2008/7/13 [访问本页PC版]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整个终端零售团队的“快乐程度”不够,或者,按照心赢销公司的专业说法,是“快乐指数”偏低!试想,一个导购每天面对不同的顾客,对同样的产品要做无数次的解说、介绍与说服,或者,一个收银员要整天机械式的清点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钞票,还深怕收到假钞自己吃进赔钱,换了是你,你能快乐得起来吗? 也许,你会反问我:“刘老师,导购快不快乐,有这么重要吗?” 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把问题抛还给你,“如果你的导购都不快乐,你的顾客会快乐吗?如果你的顾客都不快乐,他们会快乐的掏钱吗?!”如此简单而已! 只是,如果我去问你的导购员,“你在这个店里做导购,快乐吗?” 有些聪明的导购,会反问我,“刘老师,你让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我总是笑笑,“当然是真话了!” “刘老师,我们都很不快乐!”答案总是回答得如此干脆! 我再问,“既然不快乐,为什么还要做导购呢?” 此时的她们,就会开始讲起各种理由,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没办法啊!为了生存啊!家里总得吃饭吧!”之类的话! 好了,各位亲爱的老板/店长,请想一想,如果你的导购都不快乐,都只是为了“生存”,都是“没办法”才在你的店里做导购,请问,这样的一支终端零售团队,又有多少战斗力! 当然,也许你还会说,管他们快乐不快乐,只要销售能力强就行! 我想告诉你,我本身是国家正规大学最早一批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那里还叫劳动人事管理)出身,也曾担任过知名企业的销售总监,带领着几十号销售人员,或者,在我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为某品牌带领一个终端督导团队的经历,更是让我深深体会到,存在于人观念中的“要我做”与“我要做”这小小的文字区别,其产生的销售成果差异,并不是一句“不可同日而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也因此,我在对终端门店进行实际辅导与提升工作时,提升终端零售团队的“快乐指数”,始终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其方法,也无非就是,使导购人员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岗位,重新认识导购工作的性质,以及帮助终端门店,建立一套“快乐工作机制”(如开始设立“门店暗语”,实施“掌声文化”,或者给大家取个诸如西裤皇后之类的“好外号”...等等),当然,如果是长期辅导的样板门店,会再给门店建立一套低成本的“肯定员工计划”!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