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工商总局约谈十家电商 禁电商“假打折”

  2014/11/7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你是不是已经将网上心水的商品拖到了“购物车”,一旦双十一“价格战”开打就迅速支付购买?小心,电商会“耍花枪”——先偷偷调高商品定价,然后再以促销的名义“打折”,可能就相当于平常的“原价”。不过,随着消费者投诉增多,国家工商总局亦对此予以约束。

    记者日前从工商总局官网了解到,该局于10月31日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10家电商,明确要求纠正“假打折误导消费者”等问题。

    文/记者 李光焱

    购物节

    亦是消费者“购物劫”

    随着电商“造节”成功,以“双十一”为首的“节日”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电商业绩的一大亮点,消费者亦逐渐被“低价、送货上门”的服务所吸引。然而,据近两年的数据统计,每年11月份也成为网络购物投诉的高峰期。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虚假宣传,在文字上玩花招,或者干脆就不尽到提醒的义务。”网购达人apple表示,去年她一直关注的一款品牌手包,在“节前”售价突然提高了近千元。然后,再以促销打6折,竟然只比平时便宜不到100元。另外,电商平台无法应对爆发性的交易而导致服务器“停摆”、数据出错等问题,也常有发生。甚至,有电商乘机浑水摸鱼,坑害消费者。

    售后送货难,甚至“丢单”,以及电商平台不执行“7天无理由退货”法规的现象,亦在此购物高峰期频频出现。购物节,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劫”。

    约谈10电商

    禁止“先涨再降”

    对此,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召开网络市场促销行为行政指导约谈会,召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商城、聚美优品、携程、58同城、去哪儿网10家电商,了解“双十一”开展促销活动准备情况,并对网络促销活动的组织实施提出要求。

    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要高度重视并纠正网络商品交易中存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的审查处置不力、消费者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护、网络经营数据过度封闭和销售行为管理混乱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切实纠正假打折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及违法广告、不公平格式条款和不合理附加要求、虚假信用评价等问题。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