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陶瓷技术|瓷砖针孔、釉泡如何预防?

  2018/12/9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点击上方快速关注陶最天下,每天阅读深度好文,行业精英的首选

    陶瓷生产是个非常复杂细致的过程。从原料制备至烧成任何一道工序稍有疏忽,即有引起缺陷甚至报废的可能。下面的内容分别分析针孔、釉泡等缺陷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一、针孔

    针孔,又称毛孔、猪毛孔、灰孔、气孔等。导致这类缺陷的原因主要有:

    (1)、原料中的有机物、碳素、氧化铁、硫酸盐等杂质含量偏高,加之在烧成时预热带和烧成带升温过急,温差大,致使这些杂质在氧化阶段未能得到充分的氧化分解,直到还原和高温阶段又继续氧化分解,使生成的气体逸出釉面形成“针孔”。

    (2)、泥料颗粒偏粗,含水率偏高,陈腐期短,气孔率大。坯体上釉后,在焙烧中釉子熔融被气孔吸收而形成“针孔”。

    (3)、釉浆存放的时间太久,甲基变质,釉浆发酵,釉浆性能变差。

    (4)、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不当。

    (5)、搅拌釉浆太剧烈,釉浆产生气泡,淋釉时空气不能充分排出。釉浆过热,容易发酸而失去水分,气泡不易排出。

    (6)、施釉的坯体水份过高,干燥不够,使坯体在烧成时水蒸气大量逸出。

    (7)、在过干的坯体上或在热坯上施釉,使坯体不能均匀吸收釉料,常常导致制品产生封闭式气孔。

    (8)、坯体表面磨得不完全,坯上粘有杂质灰尘,烧成中形成“针孔”。

    (9)、釉料中含碳酸盐(尤其是石灰石)过多,烧成中碳酸盐分解逸出气体后留下气孔,同时,石灰石在烧成中容易吸收碳素和碳化物,被吸收的碳素和碳化物在烧成中被烧去后使留下“针孔”。

    (10)、釉的熔融温度过高,或者气体及杂质在釉面挥发,也会产生“针孔”。

    (11)烧成温度不够,致釉料未能充分流平。

    (12)、烧成的前温过低,烧成曲线过陡,坯体杂质氧化不完全,高温时冲出釉面,导致针孔。

    (13)、烧成中低温火焰不清,燃烧不充分,造成碳素沉积,在高温时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增长而被烧掉,从而留下“针孔”。

    (14)、釉层深处排气能力差,烧成过程中水分不能充分地排除,以及烧成时强制通风、灰粒过多、水蒸气存在等,都可能造成“针孔”。

    二、坯、釉泡

    (一)、氧化泡

    特征氧化不彻底所造成的坯泡叫氧化泡。泡有小米大小,外面有釉层覆盖,不易用手摸破,断面呈灰色,多产生在低温处。

    1、产生原因:

    主要是坯体和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消失物没有完全排除。

    ①氧化温度偏低,氧化区的高温部分氧化气氛不足或有波动。

    ②预热带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差过大。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