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行业市场部“夭折”的几个原因2019/2/21 [访问本页PC版]正常看,他们都是市场部,为品牌进行服务,但是如果从生产的角度模式思考,这两种市场部他们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创意型市场部提供的是定制化服务。他们提供的主要是创意、策略等虚拟产品,这些个性化产品的制作工艺复杂,且标准不统一,无法形成产品化、工业化的生产流程。这种生产模式决定了,他们所得到的效果并不能用业绩去衡量,因为成本可能会大于利润。 资源提供型市场部提供的是标准化服务。他们提供的资源,产品规格统一,服务成本低,但同时产品服务同质化。所以,他们获得增长的方式应该是“薄利多销”,可能落地到经销商的感受会更大。 创意型市场部的运营方式应该是:不断打造超级案例,通过谋求高净价的方式,去获得业绩增长。 资源提供型市场部的运营方式是:不断赢取更多的客户。借助规模效应甩开竞争对手,从而占领市场。 前者带来的品牌增长,要依赖专业上的创新和突破,因为只有创新型服务才能带来高溢价。后者应该谋求服务的标准化和资本补贴,因为只有低成本、产品化的服务,才能获得规模效益。 而作为互联网媒体人,我们每日都在钻研品牌资产、创意内容、媒介趋势,竭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同时作为公司核心一员,我们必须也能从财务报表中嗅出危险,知道活好并不能解决所有业务问题,明白人力管理不是靠亲自面试就能搞定,更意味着一套健全的经营制度。 找不到二次增长的突破点 品牌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或者是品牌到达了一定的瓶颈。这个时候,往往就是企业品牌遇到了“第二增长迷茫期”。这个时候他们可能是找不到如何二次增长的突破点了。 当一家企业成功站稳脚跟后,它很快就会发现:许多同质化的竞争者杀了进来,各种跟风,各种抄袭,有一种说法是创意并不值钱,因为他可能过一分钟就被复制了……它曾经领先于行业的营销案例,过了一个星期就会泯然众人矣。 例如:某个依靠免费装店,送一个亿崛起的热点,过了一个晚上就出现,免费装店,送一千万,送两千万,送两个亿,泛滥成灾了。 赢一阵子很容易,但赢一辈子很难。 对于企业市场部而言,小打小闹容易,一直保持热度难如登天。打造第二个曲线,已经成了很多市场部总监心魔。但是对于如何建立第二增长曲线,很多企业市场部陷入了很大的误区。在谋求大规模增长时,都习惯纵向扩张,也就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例如,心头过大,不断扩张,到了最后发现,由于上一个案例已经是很刷屏,想要再次突破就难上加难。结果到了年尾,老板发现,对于市场部投入过大,业绩没上去,这个锅,就是市场部背的了。继而,裁员大赛就开始了。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