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购买处理品要小心

中国质量报  2022/9/16  [访问本页PC版]

    现实中还存在一种情况,让依据“除外”规定处理处理品变得更为复杂。有这样一个例子:商家因键盘某些按键不灵而处理销售电脑,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电脑硬盘出现质量问题,而商家以已明确告知商品为处理品为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产品瑕疵可能有多处,但商家因并不全知而未(或者全知而不愿)全示,对于这种情况,目前我国法律尚缺乏具体规定。有法律人士认为,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看,对于经营者,处理品销售损失的是一部分得利,而获得的是成功将处理品售出并获得部分免责。对消费者来说,损失的是忍受商品瑕疵并让渡部分权利,获得的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的商品。买卖双方各有得失,总体上是对等的。因此,应该认为处理品免责仅限于经消费者认可的有瑕疵的部分。

    处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尽管相关法规已有特殊规定,但在现实消费过程中仍会遇到诸多不好处理的问题。不过,商家有意混淆促销商品与处理品概念、不明确告知商品存在瑕疵、以处理品为由一律拒绝“三包”等做法,还是比较容易被发现,也是比较容易被监管的。至于遇到“迷惑性”的问题,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有二:一是仔细询问查验商品瑕疵,并索要和保留购物凭证。二是如果搞不清,就干脆别买。不想占便宜,就不会吃大亏。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