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渐入“衰”境的六个征兆2007/10/21 [访问本页PC版]领导说得多有几个原因。一是不认为开会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对他们来说,部下就是一双又一双的手,干活就是了。二是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落后,要把方的硬说成圆的,不假以时日是困难的。三是他们的下属都选择不说话,所以这个时候,领导即使说一句话,也构成了“说的时间比听的时间多”。此时,您能做的就是别去开会,去找工作。 第三征兆:以嘲讽的口气将新思想拒之门外 如果公司来了一个外行人或是一个顾问,你要注意观察,领导是在那里饶有兴致地听他谈一些很可能是不着边际的想法,还是不断用一些行业术语和数据来和人家讨论,在对方答不上来的时候,用慈祥的笑容环视左右,让对方连鼻子上的那点儿灰都来不及擦,就赶紧走人。 拒绝接受新思维是“朽人”们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因为新思维代表着要否定过去,包括过去的辉煌,代表着要费脑子去重新思考,代表着费精力去做过去没做过的事情。最近接触了一家产品设计公司,他们做消费者调研要做到目标消费者的卧室里去,让自己的工程师在目标消费者的卧室里加一张床来体会消费者的思维和行为。这样深入的消费者调研与我们去市场调研公司买数据之间差了几个数量级,想接受都难。如果不去积极地拥抱,听这些就像听故事,过去了就算了。 第二征兆:公司资源长期集中在个别部门,而公司的战略总是在假定资源不重新配置的基础上去制定 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循环,从产品的构思到原材料采购到销售是一个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循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取得并不需要它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只要在几个关键环节上有突出的竞争力,大多都能在市场上获得不错的收益。中国企业大多是在生产和销售这两个环节上下比较大的工夫,久而久之,企业的资源也会向这两个领域集中。然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来不断的调整自己专注的重点。也就是说,今天把精力专注在制造上的企业,可能需要有意识地把资源不断向研发倾斜,以提升企业产品创新的能力,否则,企业就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把资源集中在个别环节上在一段时间内是市场的需要,但长期得不到改变的话,就是企业内部利益团体的需要了。 第一征兆:说到的都没做到,不说的全做了 公司每年都有预算,都有工作计划。一般年初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搞出一堆口号,抓到一个人就要说一遍自己的宏伟蓝图。说要做这做那,对员工说,对媒体说,对银行说,对政府说,跟祥林嫂有一拼。可到了年底,什么都没做好。这样的事情连续出现3年便可以进入“朽”的行列了。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