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住宅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与设计个性化

  2007/10/22  [访问本页PC版]

    而这种工厂化生产整体来说也带来施工上的好处。在品质控制方面,由于预制件是在工厂制造,在控制品质时比在工地里容易。

    在施工时间方面,由于瓦片已铺放在预制件上,所以在装预制件的外墙并不需要搭棚架(楼内通天井仍要棚架),这样能省却在施工时搭拆棚架及铺砌瓦片的时间和材料。

    在环保方面,由于预制件的制造是采用倒模方法,在施工上配合金属模板的安装,能有效地减少旧式木板模所带来的废料。

    目前内地由于人力成本低,仍推行劳动密集型的半手工半机械的现场建设方式来盖房子,而香港住宅产业化的经验可以为内地房地产业在技术升级以及如何进一步建好节能环保住宅提供借鉴。

    标准化生产也适用于豪宅

    《第一财经日报》:在内地,住宅的设计潮流更推崇小众化、个性化。这一点会否与住宅产业化的推行相悖?

    许玉铭: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化生产,与设计的小众化、个性化并不矛盾。标准化其实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材料的类别、材料的尺寸等多种物理属性方面的标准化。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人力资源使用方面的标准化。

    比如高端产品,可以在选用不同于普通住宅的建材及配套设施等个性化材料后,进行独有的户型设计,采用产业标准化的工序,使其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或者某些核心部位采用标准化材料装嵌,而在主要的居住功能部位突出其个性化。

    大众化的住宅,则可以采用预制件装嵌、标准化生产来保证施工速度与建筑质量的和谐平衡。标准化生产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地要求住户适应开发商提供的无差别性选择,而是指以标准化的材料、标准化的生产,来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拼装建设出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内地幅员辽阔、环境差异大的情况下,在香港推行得很好的预制件会否在内地却出现无法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气候的情况?

    许玉铭:不会。拿汽车来比喻,不同的系列可以适应不同的行驶需求,而它同样是流水线式拼装的工厂化生产。预制件可以在设计时,就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设计不同的规格及物理属性,分为不同系列。而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再灵活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内地在推行住宅产业化方面的障碍是什么?

    许玉铭:主要还是企业在观念上的先入为主。内地的人力成本很低、土地升值快,发展商对利润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商看不到通过标准化生产获得的短期谋利的可能,这也使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去做这种尝试。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