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建筑陶瓷渐入“产后”品牌整合期

  2007/10/2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2006年9月6日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近几年来,中国建筑陶瓷产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4300余家。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浙江、河北、江苏、上海及周边区域等都已成为建筑陶瓷的主要生产地区。从今年前半年产量看,居前3位的省份依然是山东、广东、福建。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产量大、企业数量多,能源消耗大、集约化和科技含量较低、整体技术开发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差距较大,这也成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向高精尖迈进的产业制肘,难以在国内国际市场真正形成集群效应。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认为,质次价低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无论从质量控制、技术人才、管理和设备、工艺设计、功能开发等方面都很难与欧美等现代陶瓷强国抗衡,这也成为中国建陶打开国际市场缺口,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发展瓶颈。

    其实不仅在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中国企业也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不利地位。长期以来产品的“三近四同”所带来的后遗症,让大多数中国建陶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的迷宫里徘徊,在这样的循环环境中,4300多家企业,竟难得有几个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从容地游弋于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吞噬的高端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建陶的尴尬。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从此就止步于国外高档市场门外。其实在近几年来,中国建陶在国际建筑陶瓷市场地位仍然在不断上升,连续几年产品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市场的消费大国,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销量几乎占到世界销量的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陶瓷制造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具有巨大利益空间的,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将给中国建陶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成为驱动我国建筑陶瓷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今后几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面临着历史发展机遇的“后发优势”。当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把目光投过来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节能产品,建陶企业只有在产品性能和工艺改良方面下功夫才能迎合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煤、交通运输、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国内建陶企业大多数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加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汇率变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行业利润增长幅度低于产销增幅更由于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现象严重,缺少自主创新的知名品牌,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关闭。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