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老化的表现与危害2007/10/30 [访问本页PC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是品牌的催老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科技的创新发展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好、更新的产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企业在市场前进的浪潮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消费者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和日益挑剔的目光,一个品牌如果在产品研发上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或推出了一个产品以后,便想“一招先、吃遍天”,则很容易被日新月异的市场所淘汰。 例如,“名人”推出新技术产品“智能王”、“一指连笔王”使恒基伟业的“商务通”黯然失色新一代产品dvd的问世使vcd的代名词爱多销声匿迹。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国内家电品牌超过200个,然而市场竞争如同大浪淘沙,到2000年仅剩下20多个,这些夭折的品牌中许多是产品没跟上时代步伐所致。 市场竞争激烈加速品牌的推陈出新。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催生了新品牌的不断涌现,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消费者选择汽车只能在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几种品牌中挑选,而今天,美国消费者可以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本田、丰田、三菱、日产、马自达、宝马、大众、奔驰、菲亚特、雷诺、铃木、现代、大宇、五十铃和沃尔沃等几十种品牌中任意选择。 品牌的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老品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品牌如果不能及时给品牌注入新鲜元素,则很可能被“后起之秀”所替代。 品牌管理乏力加快品牌老化的进程。许多企业对品牌管理的认识并不深刻,总以为品牌就是名牌,于是品牌打造开始轰轰烈烈,一掷千金,一旦品牌家喻户晓,一举成名后,便坐享其成而疏于管理。品牌由于缺少精心的管理和维护,原来树立的良好形象随着时间的侵蚀而慢慢淡去,品牌很快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进而被消费者抛进记忆的垃圾袋中。 曾经辉煌的中国茶饮料大王旭日升,在2000年居中国饮料行业前列,然而由于品牌管理不善导致市场急剧萎缩,2001年底市场份额开始下降,2002年下半年停止铺货,2004年旭日升品牌淡出人们的视线。 其实,类似旭日升的本土品牌还有很多,它们疏于品牌管理,结果陈旧老化,最终销声匿迹。当初家喻户晓的燕舞音像如今安在?小霸王、孔府宴酒还能见到芳踪吗? 品牌老化的危害 品牌老化对一个品牌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会使品牌从此一蹶不振。 品牌一旦老化就如同贴上“落伍”的标签,让消费者“退避三舍”。老化的品牌不仅很难争取到更多的新顾客,而且还会丢失掉许多老顾客,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日暮西山的衰退品牌。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