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路上中国陶瓷缺什么?
2007/11/13 [访问本页PC版] 三、缺乏世界品牌。
设计优良的著名品牌已成为国外陶瓷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主要策略。意大利、西班牙在过去几年里都有保持了其总销量60%以上的出口,没有因为国际局势与油价影响太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其国际市场塑造了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在不久的计划中,他们同样会有更多更优质的知名品牌推向国际国内市场。相比之下,中国陶瓷就缺乏响当当的国际知名品牌,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实施品牌战略了,但力度还不够,除了鹰牌、新中源、东鹏、蒙娜丽莎等十余家企业和产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外,许多陶瓷企业只知道做产品而不知道做品牌和培育运作品牌,品牌影响力十分薄弱,普遍存在档次低、品牌少、名气小的问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难与国际陶瓷品牌抗衡。随着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抢摊登陆中国市场,眼下在品牌竞争中已逊色的国内陶瓷,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还有继续被拉大距离之忧。品牌建设对市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国内陶瓷企业应以此为鉴,加大实施品牌战略力度,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品牌,开拓一片市场,像海尔那样,把品牌轰轰烈烈地做到国际市场上去。
四、缺乏民族个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凝聚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文化艺术的结晶。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陶瓷伴随了中国兴衷荣辱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中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演绎着一种艺术风格,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都可以创造出一种系列的产品,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上下五千年,中国创造了多少精美绝伦的陶瓷文化艺术作品,产生了多少陶瓷名家,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展现在世界的中国陶瓷应充分体现5000年陶瓷文化的底蕴。然而,国内许多陶瓷企业以为矫揉造作地给产品取个“洋名”就算走向世界了,不注重挖掘中国的陶瓷文化,产品缺乏民族文化特色,更缺乏表现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整体装饰设计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中国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生产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设计领域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华夏优秀的艺术传统与时代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悠久的历史与当今顶尖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新观点完美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我国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牌,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精美的而且文化的,不仅有自已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才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