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卖场四大新敌 精装房、家装公司、设计师以及网络销售2007/11/1 [访问本页PC版]第三类敌人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网络销售。尽管这种从互联网上“攒”出来的小规模团购、集采很难成大气候,但对于产品正常的价格体系有很大干扰,有一部分消费者也被低价所吸引,不再到卖场里选购商品,因此分流了卖场的客源。如果网络销售继续壮大,对卖场还是会有一定冲击。 对于设计师这类“敌人”,与会嘉宾们认为其在四大新敌中是分量最轻的。车建新的观点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很多设计师现在掌控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他们有的和家装公司联合起来整合上下游资源做集成,但这类人是可以拉拢的。” 洋超市不再是头号劲敌 “2001年,洋超市在中国迅速崛起,本土家居卖场都把洋超市视为洪水猛兽,但近两年洋超市的发展明显减速,虽然不能说我们打败了洋超市,但至少证明了我们不会被洋超市吃掉。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再是洋超市了。”车建新这样一番话引得会场掌声不断,因为曾经宣称要抢占中国家居市场半壁江山的建材超市逐渐偃旗息鼓,而中国本土的家居卖场却在近两三年内迅速成长,这在一些家居卖场巨头看来是振奋人心的。 回顾洋超市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一马平川。2000年,欧倍德进入中国市场后曾抛出“10年内开百家店”的豪言壮语,但时隔5年,欧倍德仅仅开出13家门店,并且最终以整体打包的形式易手百安居,结束了自己在中国建材市场的征程。 头顶“世界500强”桂冠的百安居在风风火火地开出了60家门店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家居卖场不依不饶的抗争逼迫其放慢了扩张的脚步,而对供货商疯狂“抢钱”的霸王政策又让百安居逐渐失去了民心,最终酿成了大规模的供货商讨债行动,使百安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与欧倍德和百安居的狂傲相比,2004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的法国“浪漫主义者”乐华梅兰显得低调很多,蛰伏3年之后才悄然开出第二家分店,不过这种“蜗牛式”扩张使得乐华梅兰几乎没有多大杀伤力,因而一直未受到竞争者们的重视。 再看以收购本土建材超市家世界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第二大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虽然一举有了12个店面,但仅仅整合期就超过半年,更毋论漫长的市场磨合期了。在北京,家得宝的两家店自正式挂牌后一直悄无声息,尽管显示出了世界巨头的稳重,但对于厮杀激烈的京城家居流通企业来说,这种作风似乎不太合拍。 与洋超市发展速度减缓相应的,还有本土建材超市的尴尬局面:家世界、家福特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东方家园几乎是停滞不前,待价而沽,好美家更是饿不死也火不了。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