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国际化:中国企业还没有弄懂的生存方式
2007/11/14 [访问本页PC版] 品牌的国际化实际上是波特在国家竞争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中的创新导向阶段,当国家经济处在创新导向阶段时,企业会转战国际市场的差异化产业环节,它们的竞争虽然离不开成本,但竞争方向却从生产成本转至生产率上,因为它们更强调先进与高级的技术表现。同时,企业也开始逐步撤出价格竞争或比较简单的领域,并将这些领域让给其他国家。
这个阶段的企业除了有自己的全球化战略、逐步铺设国际营销与服务网络之外,还搭配已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活动,采取国外设厂制造方式以降低成本,并加强对当地市场的影响,这些企业活动显示出创新导向阶段乃是投资国外的阶段。
另外,单向度的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对中国企业目前的海外投资带来极大的误导,认为中国有要素优势中国企业就应该呆在国内而不应该到海外。中国市场目前的特点是要素价格比较低廉,引来全球的跨国企业都到中国投资,跨国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用自己的技术、管理等要素优势,加上低廉的中国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是说它们到中国有它们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看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技术以及管理等软件性质的要素,这些东西中国不是缺少,很多资源中国市场根本就没有,而发达国家的市场上这些要素是比较充足的,从这个角度来将这些市场具有这些要素上比较优势,而中国市场则不具备,所以,海外的投资就要到这些市场上去获取中国短缺要素的比较优势,当然这样作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只有做才有创造自己用户资源的可能,才有创建自己品牌的可能,因为难度大而不去做则永远没有可能赢。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