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油价上涨 通货膨胀成为新压力

  2007/11/22  [访问本页PC版]

    综上所述,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值得密切关注。除油价外,其他因素对今后的物价趋势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应努力防止结构性涨价演转为通货膨胀的苗头出现。

    一是因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成本推动,国内外特别是饲料和工业对农产品的需求拉动,以及生猪等畜禽产品生产周期的限制,猪肉等食品的供给在近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加之翘尾因素仍将持续到今冬明春,食品价格仍将会维持高位。住房价格因受房屋销售价格上涨的联动效应,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及部分地区对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价格调整的影响,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二是翘尾因素将导致2007年消费价格涨幅高于2006年。据估算,2006年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7年的影响大约1.7个百分点,由于2007年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比2006年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这将影响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从目前的市场反映和统计数据看,物价上涨已出现较明显的传导效应,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向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转移,物价上涨从消费环节已逐渐向生产环节扩张。

    三是价格预期的影响也促使价格维持上涨态势。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居民和企业的价格上涨预期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势头很有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据央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第四季度物价预期仍不乐观,六成多居民判断物价继续上涨。预期第四季度物价上升的居民人数占比比第三季度上升11.1个百分点,达到61.3%的历史新高。

    四是取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大小。今后一个时期,如果继续运用加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调整政策,继续进行调整利息税、出口退税、资源税,运用特别国债等财政政策,出台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行政措施,这些宏观调控组合拳,将会对稳定物价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加速增长,增长率达到了近十年未曾出现的高增长率,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较快,对价格水平形成拉动作用。考虑到货币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总之,今后推动价格上升的压力较大,也存在价格平稳的条件,如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并取得成效,价格将保持适度上升的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控制在3%左右,仍在经济和社会承受范围之内,不会有大的问题。但要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监控,严防个别产品短期引起的价格暴涨和剧烈波动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