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寻找突破性发展的机会2007/11/27 [访问本页PC版]早在1999年底,笔者在一家大型乳品企业工作时提出过开发“早餐奶粉”的创意。当时,周围人很是赞叹“哇,这可是不错的想法”。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把这个“不错的想法”当回事儿,新品开发的命运仍然徘徊在那几个技术人员的“自娱自乐”里。 时隔4年,另外一家乳品企业开发“早餐奶”后,他们才苏醒,紧跟着开发相同产品,乳制品进军早餐的历史也由此打开了。近3年,在全国各种早餐乳制品增长率平均达到45%(金额),可以说把早餐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其实,在我们中国企业这种遗憾可谓随处可见,没有什么稀奇,甚至此时此刻很多企业正让一个绝好的创意胎死腹中。 寻求突破需要一双能够识别好创意的眼力。这种眼力不一定所有企业家都具备。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那么,如何才能炼成这双“火眼金睛”呢?说复杂,很复杂,足以写成一本书说简单,也很简单,有6个字就足够了:敏感,尊重,尝试。 有时候,事情不一定那么糟糕,有些机会我们抓住了,有些创意我们采纳了,也勇敢的去尝试了,但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尤其,大家涉足一个新的品类或新的市场时,常常会遇到这种问题。 在笔者看来,一部分答案可能在于“识别机会”本身,就是你并没有抓住真正的机会。然而,大部分答案都集中在“市场鸿沟”。也就是你遇到了暂时的“低谷”,却误认为“不行”,进而放弃了本应该坚持的策略。 “市场鸿沟”是什么?简单的说,市场上“先锋型”消费者(小规模)尝试完你的产品后,“实用型”消费者还没有普遍(大规模)接受你产品之前的一段市场低迷期。遇到这种“鸿沟”时,你很多推广活动看上去都无济于事,市场表现给你的直观感受就是“没戏了”。 然而,要记住:发烧不一定都是“非典”,咳嗽不一定都是“癌症”,我们一定要认准这种“市场鸿沟”,要坚持自己的策略,用持之以恒的战略和别具一格的战术来战胜这暂时的困难。 大家都在议论蒙牛,赞叹他们的成功与荣耀。那他们真的那么走运吗?不。他们推广“特仑苏”的时候,刚开始也非常困难,甚至有一段时间,北京、上海的有些卖场平均一个月都卖不了一箱他们打进香港市场的时候,更惨,打了一年都不见回应。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过策略,勇敢的坚持下来。结果如何呢?“特仑苏”开创了高端奶之热,改变了人们对牛奶的认识“蒙牛”这个品牌也深受香港人的欢迎,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垄断或半垄断地位。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