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消费者对于购买装修建材,还是一个字:懵。

  2019/12/29  [访问本页PC版]

    那少买点不就行了么?买少了,你还得再去,来回路费有时比买一平方米砖还贵。再说了,装修本身有损耗,买少了,肯定不行。所以,自觉不自觉地又掉进了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

    窗帘价格一米布不如一米绳

    窗帘价格的差异主要在于购物的地点和是否正规商店。窗帘的产地多在浙江和广东两地,即便号称是西班牙的、法国的,也多是国内生产的,有的是出口转内销的,有的干脆就是仿制的,真正进口的在窗帘城或建材城卖的较少。因此,价格的差异就相当大。比如,东方家园的一款窗纱卖价是98元/米,而在东方七彩则标价为35元/米,价格砍得好18元左右就能成交,中间的利润到底有多大以及细微的质量问题,消费者是很难说得清、搞得懂的。

    那么,卖家从哪赚钱呢?秘诀在于辅料,如包扣、垂线、流苏等。一位朋友买了18元/米超低价格的纱帘,但垂线则要10元/米,加上挂钩等,每米的价格远远大于窗纱。相反,价格高的,卖家一般很少在敷料上计较,有的还会地白送你。

    让人想不明白的是:1米宽、2.8米高的窗帘或窗纱,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从用料上,怎么也比一根鞋带粗细的线绳要值钱,但人家就这么卖了。所以,让你在兴奋之余,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难怪有人戏称:“一米布不如一米绳(垂线)”。

    灯饰市场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买灯具的学问就更大了。一盏标价2200元的灯,会砍价的950元就能成交不会砍的,1300元买了,你还觉得便宜。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北京大钟寺的蓝景丽家,花420元买了一盏16头标价为1250元的客厅主灯。没想到用了不到一周就坏了4个灯泡,从此平均每月坏4到6个灯泡,10个月内已换了52个灯泡。一个灯泡两三元,如此下去,恐怕两年多就是一盏灯钱,使用成本太高了。行家告诉我,造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灯泡质量问题一是变压器电压不稳。到底该怎么办?至今令我掰持不清:买高质量的灯泡呢?还是去换变压器?

    其实,何止是灯具呢?买暖气同样如此。冯女士到玉泉营东方家园买了一组卫生间的暖气,价格大约在500元左右,可一安装,厂家又要安装费、配件费,总共400多元。花1000元买一小组暖气,的确令冯女士哭笑不得。

    看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买得起马,配不起鞍”。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