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制造业应该向何处大转移

  2007/11/8  [访问本页PC版]

    但由于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的限制,迁往内陆省份的选择暂不现实。轻工业的利润空间有限,且对交货期高度敏感,如果货物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耽搁,就可能损失掉所有利润,这将是难以承受的。

    中国应该建设一条经江西、湖南、湖北直达深圳盐田港(18.38,0.27,1.49%)的货运专线铁路,并在沿途的主要工业园区设置车站,完成远洋航运和铁路运输的无缝对接。沿海企业可以搬迁到内陆的工业园,一如坐落在港口附近一样运转。我与很多准备搬迁到越南的广东出口企业讨论过,他们都表示,如果建设这样一条铁路的想法真的能够实现,他们宁愿迁往内陆。

    出口行业向内陆转移会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这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目前的情况是,内陆省份向沿海省份输送劳动力,并依靠打工者寄回的工资发展当地经济。而如果通过就业机会的内移,当地经济会比在当前这种劳动力输出模式下更多地受益。其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会被更好地利用,此外,工人的消费支出还可以拉动当地的内需。

    建设这样的铁路是十分经济的。2007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将超过1.2万亿美元,其中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占了四分之三。如果2000亿美元的出口额转移到内陆,而承担双向运输的铁路收取1%的运费,那么每年20亿美元的运费就足以证明,花300亿美元修一条这样的铁路是合算的。当然,其实际成本可能不过为这一预算的三分之一。因此,这类工程有相当大的商业生存空间。

    中国不应急于将轻工业转移出境。例如,家具制造业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理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进口木材、出口家具,其在国内产生的附加值主要来自劳动力,这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过,由于家具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它就成为美国大量贸易赤字的贡献者,因而被美国某些机构视为对中国家具制造业实施惩罚的理由。

    把家具制造业迁往越南,只会把美国对中国的部分贸易逆差转到越南,而除了让美国消费者支付更多钱买家具外,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而且也不能肯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因美国逆差缩减而得以缓解。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巨额的中美贸易逆差会长期存在,而针对单一行业的贸易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中国出口行业应该对其产品价值链进行升级。重工业起飞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不过,中国不应该为此放弃轻工业。中国经济规模之大,足以兼顾二者的发展。大量投资于像连接内陆省份与海港的货运铁路专线这样的项目,将是明智的选择。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