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深刻解剖 当今中国陶瓷墙地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7/11/9  [访问本页PC版]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07年,除了能源、资源的压力以外,我们更应关注国家对陶瓷行业的调控方向,陶瓷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两高一资”行业,是国家重点的调控对象。退税问题、环保问题、能耗问题等都是国家的调控方向,目的就是让陶瓷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来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陶瓷企业要如何应对?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品质观念的改变

    我国陶瓷虽然在出口数量上世界第一,但在国外却也是低价的代名词,要改变这种认识,首先是必须把产品品质提上去,但我们还是有不少厂家在品质管理的第一关———采购原材料上,往往看中的不是品质而是价格、佣金、人际关系等,试想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参杂上述因素,如何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现在陶瓷企业的品质管理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去全国各地协助经销商处理产品变形、色差、后期龟裂等客诉问题,这些问题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出在选取原材料上,所以在此呼吁陶企的负责人,一定要提升品质意识,在选材上不要只盯着价格,还要综合考量产品的性价比、稳定性、设计配套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只有在源头抓好品质管理,才有可能做好后面的工作。

    加强标准化、专业化工作的推行

    国外陶瓷强国都是走专业分工的发展模式,色釉料、坯料、产品设计等都有专业厂家提供,所谓“专业人做专业事”,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和专业化,但国内有些厂家(甚至是业内龙头企业)却仍然自已烧熔块、烧色料,既无法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也失去了选择更好原材料的机会,而且还要增加设备、车间、人员等投资,以及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的提高,这样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提升。

    注重创新

    创新是我国陶瓷与国外陶瓷强国之间的主要差距之一,中国陶瓷行业有个很严重的现象,即“轻创新重模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数陶瓷企业存在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没有跟上,缺少监管机制,几乎没有违规成本,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却很大,如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都较多,还有投放市场的风险等,所以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本行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这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在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