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法库总投资达83亿元 陶瓷产业集群成气候

  2007/12/2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以往只能卖给外省陶瓷企业的瓷土资源,如今在法库县成了大气候,到今年10月,法库县已有125户陶瓷企业落户、287条陶瓷生产线竣工或在建,形成了总投资达83亿元的陶瓷产业集群。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法库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面貌大变。

    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亿元,其中陶瓷产业3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其中陶瓷产业贡献9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今年1至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亿元,其中陶瓷产业占5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其中陶瓷产业贡献1.4亿元。

    位于沈阳北部的法库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瓷土、膨润土、硅石、硅灰石、方解石、沸石等30余个品种的非金属矿产,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法库也因此赢得了“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的盛誉。但是,由于缺少资金等种种原因,这些珍贵的资源多年来却以每吨20元的价格出售给外省的一些陶瓷生产企业。守着丰富资源,法库面貌依然未改,仍是传统农业占主导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2002年以前,该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县财政收入4000万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法库经济如何发展?沈阳市委、市政府在思考,在行动法库县委、县政府在思考,在行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陶瓷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建设陶瓷产业集群。这一新的发展思路很快付诸实施。

    2002年初,法库陶瓷工业城挂牌。法库县一面用市里支持的专项资金“筑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面在土地、税费、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派出大批干部“引凤”,进行强力招商。他们凭着“想尽千方百计,不辞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背着矿样,带着干粮,打着摩的,走遍了全国21个省市陶瓷生产基地,走访了2400多户陶瓷企业。2002年6月,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户工业城,当年年底,开工建设的生产线达到了21条,其中投产4条,到了2004年,开工建设的生产线增加到33条,其中投产8条,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800多万元。2005年,法库县乘势而上,又开工建设了104条陶瓷生产线,其中投产27条,实现产值15亿元,税收4000万元。

    在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热潮中,法库人眼界更加开阔,他们把发展陶瓷工业目光瞄准了国际企业。今年5月16日,代表世界陶瓷业最高水平的西班牙陶瓷企业———西班牙博茨盖陶瓷公司在法库陶瓷工业城奠基,该公司的入驻,带动一批国际知名陶瓷生产商前来投资,在奠基当日,西班牙亚利集团的代表赶到法库,签下了总投资1.2亿元的陶瓷项目合同。5月22日,韩国工业陶瓷协会会长李基井等25位韩国客商来到法库,签下了近2000万美元的陶瓷项目。法库已经成为吸纳国际顶级技术的陶瓷生产基地,陶瓷品种也由最初单一的建筑陶瓷,发展到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精细陶瓷、电瓷等12大类27个品种,产品不仅覆盖了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而且远销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