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蓄过剩时期的外资政策2007/12/26 [访问本页PC版]但是,外国直接投资一定会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吗?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带来了先进技术,则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均应该比内资企业高。但是,现实数据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分别为11.8万元/人和13.7万元/人而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分别为12.6万元/人和18.5万元/人。这就说明,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均比内资企业低。虽然有些跨国公司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但是,上述数据说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并没有带来更先进的技术,或者说,中国所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不都是高技术和高效率的。 可见,我们所希望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实际行为并不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外国直接投资带着高技术来,但是他们却是因为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或者资源才来的,他们并不必然带来高技术和高的生产效率。 取消对外资的优惠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吸引高技术或者高生产率的外国直接投资呢?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对外投资时,由于需要克服语言、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的障碍,以及需要熟悉当地生产与销售环境,并对供应与销售网络进行额外的投入,因而必须负担比当地企业更高的成本。为了克服这些额外的成本,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有更高的生产率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因此,只要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成本更高,他们的生产率就必然会更高。 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与销售成本比国内企业更低,那么低效率的外资企业也能在中国生存与发展,中国就会吸引到很多低效率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见,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比内资企业的生产率更低,是中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造成的。正是那些优惠政策,使得外资企业负担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实际上比内资企业都低,从而可以用更低的生产率获得同样的、甚至更高的收益。显然,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悖论:我们希望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并带来更多的高技术和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但是,优惠政策却一定会引来更多的低技术和低效率的外资企业。 可见,要想吸引到高技术或者高效率的外国直接投资,不是给外资企业以优惠,而是应该取消优惠,应该让外资企业负担比内资企业更高的成本。为此,需要取消一切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不仅仅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包含土地及其他资源的使用和价格优惠、融资方面的优惠、公共及配套设施方面的优惠以及其他一些配套政策的优惠等等。当外资企业在中国不再享受任何优惠待遇时,当外资企业在中国需要负担比中国国内企业更高的成本时,市场的力量会自发地将低技术和低效率的外资企业赶出市场,并留下和吸引进高技术和高效率的外资企业。当我们吸引到的都是高技术和高效率的外资企业时,就不会再对储蓄过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耿耿于怀了。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