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温州从“冷眼看”到“上市热” 民企资本市场大转折

  2007/12/28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2007年,做投资搞市场声名远扬,却在资本市场沉寂多年的温州民营企业家们争“挤”迟来的“上市列车”:继瑞立集团、华峰氨纶两家民营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实现温州市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之后,今年温州又有华仪电气、报喜鸟两家企业借壳和首发上市。目前,温州市企业上市梯队已经形成,有10多家企业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

    据温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计划上市企业已经超过50家。温州市政府预计,至2010年温州企业上市总数有望达到30家,在证券市场中形成富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温州板块”。

    一度被外界视为上市的“绝缘体”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温州,一度被外界视为上市的“绝缘体”:2006年以前,温州只有一家上市公司。而同省的杭州有40多家上市公司,宁波、绍兴均有20家上市公司,温州民企在上市方面步伐明显滞后。

    曾经担任温州市体改委主任的本土经济学家马津龙教授说,温州民间资本雄厚,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并不缺钱”“不需要到股市去圈钱”是温州民企与资本市场一直“保持距离”的一个原因。此外,由于温州民企大多是家族企业,担心股权重组会影响家族利益,再加上高昂的上市成本,温州民企上市步子迈得十分缓慢。

    “上市是一次逼迫自身吐出‘难言之隐’的过程。”南方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德馨也坦言,“家族式管理占多数的温州民企,有着错综复杂的管理漏洞,上市意味着财务公开,这正是许多企业所担心的。”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表示,有些温州企业家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怕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企业一上市就变成公众的了,品牌也不是自己的。

    “示范效应”促使观念大转变

    然而,另一方面,温州民企有着优越的“上市条件”。据市统计局有关数据,温州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有5757家,29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有关人士认为,客观上,温州的大企业已经走到了质变的“关节点”上,再单靠传统的民间融资加银行抵押贷款获取资金,已很难保证企业高速发展。

    经过多方努力,2004年7月,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境外买壳成功,并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打响了温州民企海外上市的“第一枪”。

    今年8月16日,温州民营企业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温州市政府组织了三十多家重点企业前往现场观摩。开盘那天,股价一跃上了45元,而该股的发行价是12.6元,总市值由12亿元暴涨至43.2亿元,现场的一些温州“老板”们看“傻”了,有人甚至声称要拿出计算器算算,卖多少双鞋或多少件衣服才能挣到那个数的资金,不少观摩者纷纷表示回去马上将企业改制并争取上市。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