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南海十条举措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007/12/4  [访问本页PC版]

    【措施亮点】

    关键词》》》结构减排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把好新进项目的环保关。编制南海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订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工作方案和时间表,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

    积极优化能源利用。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调整,转换、推广适合产业发展的清洁能源品种。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把对传统耗能产业和重点耗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作为传统耗能产业调整提升的基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节能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与推广。

    鼓励和引导污染企业转移、转产。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耗能高、污染重、社会贡献率小的限制发展类企业,以及纳入“三旧”改造范围的企业,鼓励和帮助其转移、转产。强化环保准入机制,以总量控制为原则,实行区域和行业限批。

    关键词》》》工程减排

    强势推进节能减排治污重点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划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扶优治劣。以烟气脱硫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削减污染物存量。制订各区域、各行业和相关企业的整治计划。区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工程的推进和对企业转移、转产及治理工程的补贴。

    关键词》》》监管减排

    建立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和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统计体系、评价体系和奖惩体系,建立南海区主要耗能行业能耗评价标准体系,推进重点耗能企业监测机制和能源审计制度等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配套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管。对综合评价、信用评价不达标的企业,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予以限期治理直至关停。

    强化部门联合监管,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各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能,抓紧制订和落实监管、执法措施,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加强税收、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监管,规范行业管理,以达到行业税负公平、社会负担公平。部门之间要建立政策联动机制、信息交换机制和联合监管机制,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2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五”期末下降2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25万吨和2.1万吨以内。其中: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