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陶瓷产业北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007/8/1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由于南方陶瓷主产区基于当地资源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发展空间愈加受到制约。近两年,南方陶瓷企业向北方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流,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其中既有生产基地的转移,也包括销售基地的迁移。

       

    虽然陶瓷产业为佛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传统陶瓷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运输量大的行业,佛山为此也付出资源、能源、环境代价。以建筑陶瓷为例,目前,佛山年生产能力达16亿平方米,占全省90%%,年消耗原材料3680万吨,消耗电能80亿千瓦、原油480万吨。统计显示,2006年,佛山陶瓷行业总产值为47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能源消耗占20%%,燃料成本超过30%%。当年,陶瓷行业排放二氧化硫1.8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3%%,产生烟尘粉尘281万吨。而佛山的陶瓷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附近的沙土已经消耗完毕,需要到外省采购,运输成本增大,又因为运输量大,车辆超载,损坏交通道路设施,加大交通道路的压力,造成扬尘,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目前很多陶瓷企业为了降低污染而使用的水煤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加剧对环境的污染。

       

    从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佛山陶瓷面临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能源、原材料等成本持续攀高。这成为侵蚀佛山陶瓷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在此情况下,以发生炉煤气取代燃料油,可使陶瓷加热炉燃耗费用降低1/3—2/3,许多陶企纷纷以此应对成本压力。但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以及近来陶企煤气站频现危害人身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事故,使得佛山部分区域煤气站全部停产整顿。

       

    目前,在山东高青、沈阳发库以及山西阳泉等有一定陶瓷产业基础,原料、燃油比较充裕的工业区,由政府牵头,不断向南方陶企挥手,以颇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入赘”。

       

    近年来,沈阳市依托法库县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已经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陶瓷生产基地,拥有108家陶瓷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完成投资70亿元,开工建设214条陶瓷生产线,已经竣工投产86条,形成12个大类27种陶瓷产品。去年,法库陶瓷产业已实现产值30亿元,对财政贡献达9000万元,安排就业1.3万人。预计今年末,法库各类陶瓷生产线将达300条,实现产值60亿元,进入全国陶瓷主产区前五位。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