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外资建材超市中国急行 国内的传统建材商城显得有些迟缓

  2007/9/11  [访问本页PC版]

    据了解,即便在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超市发展较早、布点较多、消费层次高且占有一定比率,可是仍然达不到市场份额的10%,而西部及其他地区则不及5%,传统的建材商城仍代表主流。

    “目前外资建材超市大举进入不会造成中国建材行业洗牌,外资超市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秘书长任长青分析道。

    建材超市定位于终端消费者,而不是装饰公司等大型采购商。在国外,因适应消费者“diy”的需求,建材超市大行其道。在中国,大多数装修都由装饰公司或装修工经手,作为材料直接采购者的装饰公司(装饰工),大多绕过建材超市,回归传统建材商城。

    汪中玉指出,国际建材连锁超市目前在中国的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单店的运营成本很高,东、西部较大的区域消费差异也提高了物流成本,这使得国际建材连锁超市“全球采购”、“仓储式经营”、“一站式购物”、“发展自有品牌”的优势在中国有些行不通。

    洗牌

    面对原有的模式受限的局面,对中国市场至少提前2到3年就进行研究的国际建材连锁超市开始转型,迅速变化其在中国的经营方式,在国外并不盛行的家装如今成为其经营的重要业务。

    “即便在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百安居也尽量做到本土化。”长期从事建材市场研究的马文瑞介绍说,在成都,百安居通过家装来带动建材的销售。为适应成都建材市场的特点,百安居不仅聘请了熟悉当地建材市场的专业人士,同时还进社区实行“点对点”服务。

    即将开业的乐华梅兰也将家装作为主营业务,陈海燕说:“我们还准备将这种销售方式提供给总部,以便在其他地区推广。”

    目前,中国家装行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前三名的企业份额加起来不足4‰。

    相比国际建材连锁超市的转型,国内的传统建材商城显得有些迟缓,虽然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三森美居等建材商城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借鉴超市与百货行业经验,引进家装、家超市的概念。“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建材商城来说,目前还面临管理不规范、一味地打价格战而不是靠服务和质量来取胜。”马文瑞认为,“如果在博弈中,传统的建材商城不停止价格战、革新经营理念、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那么5到10年后国际建材连锁超市或将对整个建材行业进行洗牌。”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