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调控和紧缩的影响 民企流动性短缺2007/9/17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特别国债、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对于不知道流动性为何物的刘海盛来说,这些似乎都是很遥远的东西,但流动性不足的症状,却已经零距离地传染到了他的企业。 “如果今年年底前,不能筹集5000万元,我的酒店就面临被收购的危险!”身为江苏省泰州市某酒店总经理的刘先生不断地叹气。 2005年初,刘先生看好泰州的一块商业用地,并重金拍下,欲建成高档酒店,并已先期投资4500万元人民币。2006年8月,酒店主体落成并顺利领到产权证,按刘先生的设想以及当地的金融政策,既是商业用地又有房产证与土地证,获得当地银行的抵押贷款应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 2007年7月,酒店按时开业的设想受到致命打击:在偿付各项基建款项后,准备向银行借贷的5000万元启动资金陷入僵局:地方银行只拥有一次性放出2000万元的权限,超额则需向省级银行报批,虽然其审批程序为45个工作日,但据银行人员的说法,在目前的紧缩政策下,“能批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关人士介绍,今年以来,江苏省融资需求较大的行业涉及房地产、贸易、进出口、农业等多方面,部分企业为了开拓新基地,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工业用地及设备,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尤其是从8月开始,地产公司的注册资金必须一步到位,并报当地发改委备案,而此前的注册资金可以分期到位的历史已经结束。 据《财经时报》调查,银行信贷收紧、企业贷款困难明显加大的情况,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等省份,情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能贷还是没钱贷 “企业下半年贷款难,这些年来已经成为了规律”,浙江工商大学原副校长、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宗和告诉《财经时报》,“尽管我目前还没看到具体数据,但感觉今年的这一情况在浙江更加突出了”。 而央行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这种情况已经具有全局性:年初,银监会明确要求今年贷款增量不超过3万亿元(15%),而到七月底该数字已经达到2.77亿元,接近了限额的92%。 今年新增贷款的增速不能超过15%,已经被视作监管部门为银行划定的警戒线。据央行上海总部的一位人士透露,由于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贷款放量速度全面超标,而很多银行目前采取保守的态度,基本不再新批贷款,在年底时会根据余量再批,因此下半年商业信贷紧缩之势在所难免。 “因此,现在企业贷款难,主要不是银行没有钱贷,而是央行不允许他们放贷”,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向《财经时报》表示。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