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文化营销要实力 陶瓷行业借助文化纯属噱头?

  2007/9/23  [访问本页PC版]

    终端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最直观的认识通常是来源于产品。因此,也有企业指出,只要做好产品、做好售后服务,建设好相应的渠道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也许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市场进入者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赋予产品以附加价值?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建设自己的品牌和属于自己品牌文化。一些世界顶级企业已经脱离了卖产品的阶段,而是输出品牌,以品牌的影响力和文化的影响力参与市场竞争,才得以成为百年老店。麦当劳、肯德基最吸引人的不是它们的产品,而是属于它们所代表的快餐文化。而关于可口可乐的一个故事曾经无数次被人提起,曾经有人说,即使可口可乐在一夜之间遭遇毁灭性打击,它仍然可以很快恢复元气,因为它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甚至个人都愿意支持可口可乐的重建。

    品牌的形成和建设离不开相应硬件设施的配合,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大多数陶瓷企业而言,仍然停留在完善产品结构、扩大产能上,因此,对这些企业而言,无论是文化还是品牌都是“奢谈”,为时过早。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小企业借力文化,纯属炒作,缺乏长远规划,只是为了卖产品制造“噱头”。

    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品牌都开始于中小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标志,中小企业迟早要把品牌建设提升议事日程。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起步的,实践也证明,在发展初期,就制定了长期的品牌战略目标、有品牌意识和长远品牌经营理念的企业,会有更大、更快的成长机会。

    炒作也好,噱头也好,敢于引入文化概念,敢于尝试,虽然效果还有待检验,至少走出了第一步,还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效果如何,要看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接受程度。

    【新闻链接】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含义:

    一是各种文化产品或形式的营销,如音像制品、书籍、舞蹈、杂技等,这里它们也是商品,自然也有其目标顾客群,这些群体又有他们的需求特点,这与一般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没有什么两样

    二是利用各种文化产品或形式来协助商品的营销,这已经很普遍,如汽车新品发布会上的时装秀、歌星现场表演、背景音乐的播放、背板上布置的名画等等

    三是考虑作为社会环境的文化影响下的营销,营销学的泰斗菲利浦•科特勒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文化营销”这样的概念,但他指出文化的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那么,什么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呢?按照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的定义,指的是一个人类群体或社会的所有共享成果,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如果你是在北京营销,那就应该考虑北京人的价值观、语言、知识等非物质文化和建筑、交通、蔬菜等物质文化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