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挟巨资在各大城市"跑马圈地"--开发商的家底有多厚?

  2007/9/27  [访问本页PC版]

    囤地——巨头占有大量资源

    近几年,不断有开发商发表言论认为,房价上涨主要归咎于土地供应太少。而土地管理部门却多次澄清说,土地供应量并不稀少。事实究竟如何呢?

    虽然平时我们很难得知地产企业到底有多少家底,不过,这些在地产企业的中报里却明白地给了我们答案。

    在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碧桂园的中报显示,截至8月15日,公司土地储备量为5400万平方米,比4月20日上市前的1900万平方米增长了180%,是全国土地储备量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根据万科最新公告显示,万科的土地储备合计2157万平方米,其中属于万科权益的建筑面积为1818万平方米。而且随着万科100亿元公开增发的完成,相信在土地储备方面的投入将继续扩大。

    中报显示,保利地产截至7月31日,拥有土地储备1007万平方米。招商地产2007年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金地集团上半年获得了5个项目,可租售建筑面积达235万平米……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房地产信息中心主任叶剑平认为,开发商大面积囤地,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可从社会角度上说,这种行为是有一定负面效果的,因土地的稀缺性带来企业的垄断,形成垄断价格。虽然国土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土地的供应量很大,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最终产品(住宅)的有效供应,否则,易形成土地由政府垄断变成企业垄断。因此,他建议,希望主管部门能通过分割地块、增加有效供应等方式调节。同时,可以在土地出让合同书中增加附加条款,明确开发周期,通过管理手段使得政府的土地供应很快转化为有效供应。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教授提醒,土地储备量越大,企业实际上就承担了越大的未来市场变化风险,希望企业能冷静思考。

    忧虑——楼市股市风险联动

    据业内人士介绍,开发商手中囤积的土地大多在2004年“8·31大限”之前拿到。按照国家规定,当年8月31日之后,经营性土地不得再通过协议形式出让,一律进行公开竞价。其后,开发商便年年喊“缺地”。而且,随着近年来银行信贷的逐步紧缩,开发商资金链普遍吃紧。

    但在大牛市当中,房地产企业创新了融资渠道。相比到银行贷款的严审查,高成本而言,从股市融资成本低廉、无须还本、不用付息,风险被分散转嫁到地产股投资者身上,大地产商当然非常乐意为之。于是,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严管的“信贷”和“土地”两道闸门外,地产巨头们能比较轻松地融资圈地。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