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建筑加速中国建筑师国际化2008/1/11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 “2008年建筑的主旋律仍是经济、环保,不过迅速发展的科技,会使得建筑在样式设计上比以往更具挑战性。”上海米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卢志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道。而著名的设计杂志《室内设计师》主编徐纺则表示,“中国建筑界表现越来越多元化”是现在建筑界给人最直接的感觉 当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在2007年获得建筑界普利兹克奖后,建筑界越来越愿意接受他的观点――“建筑是最有社会性的艺术”。高科技和发达的工业设计的支撑,使得建筑的完成更像是具有高集成度的流水线产品,而不仅是占据庞大土地的室外之物。当然,环保仍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2008年建筑的主旋律仍是经济、环保,不过迅速发展的科技,会使得建筑在样式设计上比以往更具挑战性。”上海米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卢志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道。而著名的设计杂志《室内设计师》主编徐纺则表示,“中国建筑界表现越来越多元化”是现在建筑界给人最直接的感觉。 “奥运建筑”,绿色科技风 “绿色、科技、人文”,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主题词。而现在,它几乎也可以套在建筑的发展方向上,至少在多个奥运建筑上,是如此表现――“水立方”专门设计了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约1万吨左右,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鸟巢”整个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自然通风而其他奥运建筑还使用了生态呼吸遮阳幕墙、会“喝水”的地砖、太阳能公交信息厅等高科技环保的技术手段…… 这些奥运建筑,如同一本建筑教科书。“奥运建筑对于中国建筑界的创新态度,起了很大的促进。”卢志刚说道,如今,在二、三线城市都开始出现此类设计独特的建筑,这不再仅仅是北京建筑的特例。 国外设计师在中国竞标的大型项目也使得国内建筑界迅速与国际接轨。“好设计”越来越多,这也是徐纺一年来参加各种建筑论坛、建筑竞赛之后的直接感受:“国内建筑师对节能环保越来越重视。今年参加多次建筑论坛,发现突然有那么一批不那么有名的人建筑设计也不错,好像一大批中坚力量突然间就冒出来了。” 不过,所谓事物有正反两面,奥运建筑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在好的方面。“‘鸟巢’的理念出来后,我去杭州就发现了很多类似的‘表皮’,但那都是表面装饰的东西,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徐纺说道。 卢志刚对此也提醒,设计师应冷静对待这些标志建筑,伦敦曾经投入巨资的标志性建筑“千年穹顶”如今已经转手,并被改造成一个综合娱乐场所。“最害怕的是建筑设计走向形式战胜内容,正如悉尼歌剧院,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不高,甚至还渗水。”卢志刚说。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