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制造出路:以产业升级留住世界

  2008/1/18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2008年优胜劣汰进入加速期

    2008年元旦作为的一个节点,中国许多制鞋、纺织、玩具企业已用光2007年的订单,同时,新的《劳动合同法》也于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再加上仍在继续走高的人工、土地、原材料等成本压力,珠三角产业基地再次面临一个抉择:关还是不关?内迁、外迁,还是坚守?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中国制造已经寻找到出路,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及提升产品档次等方式来消化成本压力,获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下称《报告》)初步预计。

    据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73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3.5%。自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

    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

    参与《报告》编写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今年中国外贸速度可能放缓,但总体上呈现良性发展的势头,出口增长方式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型,这点从去年中国不少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便可看出。今年制造成本或进一步攀升,相关企业将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在这过程中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部分企业倒闭在所难免。

    李雨时分析指出,今年外贸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预计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尤其是美国。受次级贷款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此外,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呈上升态势,人民币可能持续较为平稳升值,国际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价格持续上涨,去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调整以及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加上“两税合并”,这些都将可能影响今年的中国制造。

    “在政策宏观调控上,考虑到平稳过渡和企业承受压力,预计今年在出口方面不会有大幅度的政策调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情况也有所不一样,很难判断哪个因素对企业冲击最大。不过,大多数出口企业都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所能承受的临界点究竟是多少,这要看企业自身调整应对能力。”李雨时说。

    提价消化上涨成本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