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三张脸孔

  2008/1/7  [访问本页PC版]

    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在上述中部某省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该省政府高层提及,从(2007年)下半年贷款发放态势看,2008年的信贷形势更为严峻,预计全国新增贷款规模减少3000亿元。但社会资金的总体供给仍然是充裕的,国家控制的也只是信贷总规模,还有很大的争取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工作做好。

    那么,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便成为地方政府应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有效措施。上述中部某省准备从四个方面着手,拓宽融资渠道:

    第一,通过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和银企对接,力争从全国的信贷总盘子中取得更大份额。第二,利用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加快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工作进度,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努力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特别是要做好大中型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工作。第三,重视发挥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的融资功能,积极引进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参与该省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加快搭建各类融资平台,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

    实际情况是,一方面,该省的银行信贷投放远远不能支撑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各行面临较大的调控压力,地方分行也必须服从总行的统一要求。所以,省政府或将重点考虑招商引资等(非信贷)渠道。1月4日,一位参会人士透露。

    利率市场:期待回暖

    本应被从紧政策压制的利率市场,最近却出现了回暖迹象。

    虽然发债不多,但反弹的标志在于,(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在下降。1月4日,一位上市银行的资金部人士告诉记者,多头居多。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关于调控的论调虽然比较紧,但有关部门最近并未拿出实质性动作,市场处于一个调控的真空期。其次,这位资深的市场人士称,新年伊始,各家银行的债券考核计划将会陆续颁布,投资账户的配置需求较为明显,因为从投资角度来看,存在早建仓,早收益的概念,建仓时间越早,应计利息自然越多。

    记者此前也从部分商业银行获悉,2008年将适当增加债券资产的配置。

    道理很简单,一方面要保证业绩的稳定增长,而另一方面,信贷规模收紧后,仅靠贷款的利差收入又不足以支撑利润的持续较快增长。上述资金部人士直言,债券资产的高配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在购入债券之后,市场会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大家认为,深度下调的空间不大。一位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员表示,即便再次加息,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像去年这么大。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