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增速预测2008/1/8 [访问本页PC版]我国所处重工业阶段决定了煤炭下游行业的高速增长。1-10月份,电力、生铁、粗钢、水泥行业的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6%、15.8%、18.1%、14.2%,1-10月份煤炭全国产量增速为8.17%。 2006年我国四大用煤行业火电、建材、冶金、化工国内煤炭消耗的比例大约分别为:53.46%、17.871%、12.26%、5.32%。预计2007年火力发电量能达到27390亿千瓦时左右,折合原煤消耗增加1.68亿吨左右。建材、钢铁,化工行业原煤消费分别增长3400万吨、3900万吨、1500万吨左右。2008-2010年,充分考虑节能降耗政策的继续推进将使主要耗煤产业工艺结构不断优化,电力、钢铁、建材等下游行业煤炭需求仍然维持8.8%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2006年,我国煤炭生产增速为7.63%,假定2007,2008,2009煤炭的供给按照8.17%,8.80%,9.50%,9.50%的增速,那么煤炭供需很可能会重新出现缺口。 运力分配倾斜 相对偏紧的运力成为调节煤炭季节性和区域性供给的重要工具,国家对于大型煤炭企业在运力运能上的优先分配使得大型企业的煤炭供给的有效性明显强于中小煤企,根据市场形势决定产能、调剂运力的能力远远大于中小煤窑,行业的供给自调节、自适应能力日益提高。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7年,中国铁路煤炭发送量预计完成15.4亿吨,同比增运1.6亿吨,增长11.9%。作为主要煤运通道的大秦线大量开行2万吨列车,并推行集疏运一体化,全年预计完成运量3亿吨,同比增运5000万吨侯月线运量同比增加1800万吨。电煤运输增量十分显著,全年预计为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和南方六大电网供煤6.3亿吨,同比增运5900万吨、增长10.3%。 2008年国家铁路将新增运煤能力6000万吨/年左右,神朔黄线有望增加1000万吨/年左右,合计增长率比今年明显回落,而且新增运力主要在北通道上,山西中南部、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炭生产受铁路运输制约的程度会有所加大,尤其是炼焦煤外运能力没有增加,炼焦煤供应紧张状况很难缓解。 2008年铁路运力将向技术先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循环经济等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企业倾斜向大客户以及水运无法到达的中部地区倾斜,全力确保电煤运输。 国有重点煤炭对于煤炭市场供需的调节能力增强。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的煤炭比重占据了煤炭市场的主导地位。从2005年以来国有地方煤矿产量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而从06年1月份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生产的比重首次超过了乡镇煤矿,之后产量比重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