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建市十周年 十年铸辉煌2008/1/8 [访问本页PC版]市委、市政府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策出台后,抽调十多名厅级干部成立“创优”指挥部,又以市直各部门抽调了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创优”办公室。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的决策,把这项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各单位的“一把手”亲自研究,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监督,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种大力支持,相互配合“创优”工作的合力,形成了处处为“创优”工作创建条件,提供方便的强烈氛围,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005年8月中旬和9月下旬,省“创优”初审专家组和国家旅游验收组分别对我市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他们采取现场抽查、抽样调查、资料审查等形式,对我市的“创优”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和认真负责的检查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商丘通过3年来的创建工作,基本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达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要求。2006年1月10日,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我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长王保存接受了中央领导颁发的奖牌和奖杯。这是我市继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十佳卫生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之后的又一殊荣。如今,矗立在神火大道和文化路交叉口的环岛上,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奖杯为模型的大型红色雕塑,成为商丘市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招商引资迈大步 据《河南日报》前不久报道,我市今年上半年利用省外资金项目达220个,实际利用资金65.6亿元,位居全省前茅。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实施的“招商引资”天字号工程。 2004年,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审时度势,调整发展目标,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一把手”工程。由于全党、全民齐抓招商引资工作,我市当年就实现了落地招商引资项目3676个,实际到位资金315.68亿元,是前3年总和的3倍。之后,我市继续擂响招商引资战鼓,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形式,积极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积极主动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对接,瞄准世界500强、国内工业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主攻亿元以上“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初步形成了中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3年来引进项目数和引资额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今年,我市又把招商引资定为“提高年”,把沿海发达地区划分为粤琼、闽浙、苏沪、环渤海湾四个区域,组织了分区域定向重点招商活动。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