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疲软拖累广交会 创新性产品受欢迎中国经营报 2008/10/20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刚刚完成历史上的第四次整体搬迁,52岁的广交会就遭遇“流年不利”。 在国际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大背景下,被称作反映下一阶段外贸形势晴雨表的广交会被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 据记者现场采访发现,此次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建筑、制造业、高端消费品等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尽管巴西、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将弥补欧美的交易量损失,但对挽救广交会的颓势仍显杯水车薪。 出口欧美受风暴冲击 “总之今年是输大了!”10月16日,在一期广交会的c馆工具展区,唐山某生产铁铲、铁锹的参展商杜小姐对记者说,“上半年钢材价格上涨,过去接到的订单就赔本做给了客户,下半年钢材价格下跌,本以为可以把上半年的损失补贴回来,但做好的订单客户却毁约了。” 杜小姐的遭遇是整个工具、五金机械等用钢行业目前集体面对的窘境。早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开端时期,建筑施工器材、建材、装修行业就开始呈现不景气状态,此后形势不断恶化。杜小姐说,他们已经对这次展览的成交量不抱太大的希望。 因展览内容上与展期安排的关系,环球资源在香港举行的同类商品系列展览基本上可以视为广交会的“预热”,其参展商数量与结构基本上能反映广交会的状况。 环球资源展览部总经理黄谭伟告诉记者,他从本月11日至14日的“环球资源电子产品及零件采购交易会”上观察发现,来自欧美国家的采购商比例下降,而来自东欧、印度、巴西、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数量明显上升。 “从我们的展会现场看,欧美国家的采购商可能从未来市场预期出发,变得相对谨慎,”黄谭伟说,“如过去比较集中采购中高端产品,而现在可能会尽量考虑采购质量可靠的但价格相对低一些的中端产品此外,每单的数量也会明显减少(以前的存货可能覆盖3~6个月,现在可能只存两个月左右),一方面可能为了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另一方面,也表明采购商对未来市场预期看不清,不敢贸然下单。” 新兴市场弥补有限 对于欧美发生金融危机,参展商普遍表示“肯定要受影响”,但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参展商希望能从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取得较好的成交效果,以弥补损失。 记者从广交会展馆看到,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采购商明显减少,而来自中东、非洲等区域的采购商数量的比例要高于往届。据称,稍早香港举行的“电子及配件采购交易会”亦呈现了同样的特征。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