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化县陶瓷行业加大探索“节能减排,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2008/10/24 [访问本页PC版]记者从德化县环保局获悉,陶瓷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使全县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8000吨,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57%提高到现在的77%。良好的生态环境涵养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水电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水电装机容量28.46万千瓦,年发电量近10亿千瓦时,保障了全县陶瓷工业的能源供应。 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告诉记者,德化陶瓷产业在县城集群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增加了县财政收入。目前德化县城人口17.7万人,占全县人口69%,县财政收入达8亿元。陶瓷产业将农民从农村转移进城务工、经商,政府拿出资金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供子女入学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同时保留进城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使农民得到“双份收入”,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 德化县的“标本”意义 德化县长李辉跃说,德化成功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关键,就是始终把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企业效益提高了,资源再生利用和环保工作才有扎实的物质基础,企业才愿意跟政府一起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德化在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就是,德化县地处福建中部山区,与沿海大中城市相比,不具备地理优势,不少企业面临人才难进、创新乏力的问题。县政府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地为企业引进科技人才构建良好的政策平台和外部环境。 德化的实践还证明,循环经济应是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式,而不是第二产业内部单独的经济运行模式,要将循环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推进节能、节水、节电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陈全顺说,德化县日前完善了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将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物质能量、资源环境、社会保障等支撑体系。 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考察德化后认为,德化以“小”带“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德化不仅没有陶瓷工业污染,而且还培育出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批“国”字号生态品牌。德化广阔的农林山区得以休养生息,政府通过强化农村生态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推行林地流转,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新森林经济,使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都是德化县的“标本”意义所在。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