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资本猛于风投资本 家居制造业面临自主权危机搜房网 2008/10/29 [访问本页PC版]面对金融危机,企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现金!因此便有人说风投资本在“现金为王”的时代风险投资无疑就成了“挡箭牌”。 对此说法,获得摩根士丹利和国际金融公司(ifc)1亿美元注资的大自然地板相关负责人认为,风险投资的获得确实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大自然公司的经营角度讲,与其说是“挡箭牌”不如说是企业发展的更大动力和压力。 另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的预测显示,中国将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5次减息,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与冲击,此时企业需要通畅的资金链度过这一时期。 与大自然选择风投资本相反,圣象集团选择了产业资本。对此圣象集团常务副总裁郭辉表示,“6年实践证明,圣象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在郭辉看来,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资源型企业都是宝贝,但对有着较长的资本回报期与较低的资本流动性的地板企业来说,产业资本对企业的帮助会更大。 郭辉认为,近几年来地板行业一直经历着产业调整,在即将迎来更加猛烈的行业洗牌之际,产业资本更适合地板行业的特点。若与金融资本贸然结合,可能会冒着目标与进度不合拍的风险,从而进而走入极端。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业内人士分析,金融资本对企业的投入追求的是短期利益,一般是通过投资,使企业在短期内有一个增长,再卖给其他企业套现,而产业资本则是做长线投资。对于短期增长较慢的行业,例如地板,可能产业资本会比较好。但是,由于每一家企业的定位、发展背景、需求不同,所以也不能绝对的说选择哪个比较好。 产业资本抄底中国制造 自主权面临丧失危机 “中国的制造业缺乏品牌,外资力量的不断入侵正在逐步向产业资本渗透,久而久之中国的家居制造业将丧失话语权。”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无论是产业资本也好,风投资本也好,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中国家居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资本渗透的过程中,把话语权留在自己手里。 在郎咸平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中,制造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盈利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而1是制造业。许多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制造业使之成为oem厂,融入其产业链,那么外资掌控的是6,而中国掌控1,结果是我们越制造,外资越富裕。 在郎咸平看来,在中国制造业整体面临外资“抄底”的情况下,家居制造企业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保有一定的现金流,如何打通产业链条,靠品牌赚钱,而不是单单依靠制造赚钱。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