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陶瓷信息》  2008/10/6  [访问本页PC版]

    产业要升级,科技需先行。一年来,佛山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政策,诸多产能落后、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被列入了“关、停、转”的对象,一大批企业开始向内地环保门槛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但那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却得到了政府的保留与支持。禅城区科技局副局长杨劲莲在记者采访时说:“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当中,佛山陶瓷企业面临的环境污染压力较大。但是,要摆脱这些压力,仅仅靠转移不是办法,如果企业不下狠心治理污染、降低能耗,转移到哪里去都迟早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限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就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降低单位能耗,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是佛山陶瓷产业从以往的成本创新转变为价值创新、从大规模低成本增长向集约化高附加值发展的有利武器。在当前佛山陶瓷产业整治的关键时刻,许多企业徘徊在“关、停、转”的边缘,而无心科技创新。但是,无论是转移扩张还是本土升级,企业都应该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摆脱“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形象,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佛山市个性陶瓷总经理助理陈文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说:“个性陶瓷正是由于科技创新,凭借一种镀金属抛釉陶瓷制品及其工艺的专利技术,才在市场上一枝独秀”。她举例说,个性陶瓷从其它厂买来的砖坯,每平方米只需十几元,而经过公司的深加工处理后,售价高达数百元,而在俄罗斯等一些市场上,最高售价达数千元。正是由于高科技的价值创新,使个性陶瓷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企业的发展之路。佛山陶瓷产业要升级,应该鼓励和培育更多像个性陶瓷这样的企业,他们是佛山陶瓷业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主体。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解决当前产业整治中环境污染与成本上升两大突出难题的有力武器。禅城区科技局一位负责人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佛山陶瓷企业采购的泥料,大都在200元/吨左右,而南庄一家陶瓷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功解决了用其它陶瓷厂废泥料生产瓷砖的难题,从其他陶瓷厂收购来的废料每吨只需20元,企业经过加工处理,每吨原料的成本不超过30元,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无疑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是打造世界级产业制造基地的坚强后盾。

    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