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中国信息报  2008/10/8  [访问本页PC版]

    六大举措促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强观念意识对接、组织机制对接、制度环境对接、市场环境对接、区域战略对接和产业基础对接,努力降低本地区制度成本与商务成本,充分考虑到资源要素流动性及周边省区的异同点,从资源要素配置方式与产业综合配套条件方面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才能有效地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解放思想,加强观念意识对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意识与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开放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信用观念与经济全球化的观念,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及企业主体的原则,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完成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对接,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下思想基础。

    ——加强协调,完成组织机制对接。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政府有必要充当“桥梁”、“纽带”,提供组织协调与政策支持。要设立省区间产业对接及转移协调机构,定期不定期就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合作发展、产业转移对接、共同投资开发、重大项目推进等加强协调与沟通,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促进产业对接,使产业对接与承接转移的代价更低、成本更小、周期更短、效果更好。

    ——深化改革,加快制度环境对接。一是体制环境对接。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步伐,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民营及非公经济。二是政策环境对接。制订实行促进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投融资法规及招商引资政策,实行促进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三是政务环境对接。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及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联审大厅”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四是社会信用法制对接。提高、维护各级政府信用,加快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企业信用和中介机构信用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违约行为的约束惩戒机制,提高违约者的违约成本,切实提高社会诚信度与全社会法制水平。

    ——扩大开放,实现市场环境对接。在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东西部省区之间有形壁垒的同时,从市场准入、市场规划、市场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清理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逐步消除各行政区之间的无形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市场及国际通行的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种交易规则,开放商品及要素市场,提高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市场化水平,构建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与物流,实现同东部及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下市场基础。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