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园周边农民集体感染“环境不适症”2008/12/22 [访问本页PC版]村民们还说,由于村里土地大部分已被征走,到田里劳作的时间少了,很多人开始习惯了午睡。但工厂机器不休息,一躺下就被吵醒。 烟尘呛人 在楼下村小组附近,最近新建起了一间玩具厂。村民老陈说,“不知道在烧一些什么东西,经常排放出一些黑色的烟雾,而且这些烟雾跟别的不一样,它带有极强的刺激性,闻久了会头晕。” 居住在半山上的长吉村小组的村民也表示,这股烟雾,可以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这些远离厂房的村也能闻到。 在高塘村,村民普遍认为一年四季,空气最好的是阳春三月,但这两三年来,尽管是阳春三月,天空也灰蒙蒙地像笼罩了一层薄纱。 12月5日傍晚,从工业长廊往市区的回程路上,几间聚集在一起的工厂,上空浓烟袅袅,有的烟尘久久不能散去,在空中“摆”出各种姿态。 楼下村小组的村民老彭说,自从陶瓷厂落户以来,尽管没有具体统计过,当地村民生病的情况确实多了不少。尤其是小孩子,经常会患气管炎等疾病。大人也受罪,这几年以来,很多人都长期咳嗽、流鼻涕。” “老人走到一起的话题,多半跟打针吃药有关。”老彭咳了几声,这几年老是莫名其妙地咳嗽,他说,要在以前(指陶瓷厂进驻之前),身体好得很,在村里跑上跑下都不觉得累,现在不行了。 除了工厂传出的废气外,工业区烂路上的滚滚扬尘,也让村民苦不堪言,出门就成了“移动吸尘器”。 在某灯泡厂附近的梅子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梅子村,你会看到很多房子还是新建的,但都蒙上了厚厚一层灰尘。村里两旁的风景树、村民种植的果树,树干上、叶子上都披着一件“灰衬衫”。 梅子村的村民老何说,工厂建设后路没有修好,来往车辆都靠一条颠簸的黄泥路,每当车子经过,灰尘漫天。 有村民反映:“每次有车过来的时候,都像见到鬼一样,因为灰尘实在太大,眼睛、鼻子、喉咙都不舒服。村里的小孩比较多,小孩子贪玩嘛,都喜欢跑出来玩,但是灰尘那么大,车子又多,现在家长都不敢让小孩串门了。”以何为生? 很多人,包括一些转出企业也曾抱过这样的幻想,将工厂转移到山区,人力成本将大大减少。实际上,以河源为例,据有关劳动部门统计,拥有户籍人口330万人的河源市,其中110万以青壮年为主的人口在外地学习、经商或打工,留在当地的实际居住人口只有220万,这些人口中,除老弱病残之外,大多为年龄偏大又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从东莞转移到河源的某鞋厂,准备在当地招工几千人,在招工时就遇到了很大困难。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